扫江南,平塞北,他是大唐第一名将

2017-02-01 02:50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北方粗定,但是在南方依然有两大割据势力,分别是长江中游的萧铣与下游的杜伏威。远交近攻,唐军兵锋所指,萧铣首当其冲。

这年九月,唐高祖李渊下旨四路出兵,合击萧铣,以夔州总管赵郡王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担负主要作战任务。李孝恭是李渊的堂弟,李渊感觉他一个人难当大任,就找了一个人充当军师的角色,担任行军长史,他就是本篇的主角李靖李药师。

李靖,字药师,在隋官至马邑郡丞。宰相杨素对李靖的才能大加赞赏,拍着自己的座位对李靖说:“卿终当坐此。”杨素自视颇高,得到他夸奖的后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李靖,另一个是曾经问鼎中原的瓦岗军领袖李密。但是在唐朝建立之初,李靖却两次几乎被李渊杀掉。一次是李靖密告李渊谋反,李渊占领长安后将他抓起来准备处斩,被李世民救下。第二次是李渊派李靖前往夔州,经过峡州的时候遭遇萧铣军队的拦截,未能及时通过,李渊又想杀他,不过被峡州都督许绍保下。此时徐世绩已封莱国公,秦叔宝封翼国公,而李靖不过是个四品的散官。

大军离开夔州的时候正值秋季,长江上涨,三峡水流湍急,萧铣认为唐军必不能来,下令休兵务农,不设防备。李靖力排众议,“兵贵神速”,战船两千余艘顺流东下,越三峡之险,克荆门、宜都二镇,进至三国古战场——夷陵,终于迎来了萧铣麾下大将文士弘的部队。李靖认为敌军士气正盛,建议李孝恭驻兵南岸,避敌锋芒。李孝恭不同意,留李靖守营,自己率军出战,结果大败而还。李靖乘林士弘军忙着收拾战利品,纵兵出击,歼敌近万人,获战船四百艘。林士弘不敌而逃,于是李靖率兵五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江陵。萧铣军队多在外地,江陵城中仅有数千守军。李靖攻破外城,萧铣被迫投降。几天后,援军十余万才赶至江陵外围,得知萧铣已降,相继解甲归顺。李渊封李靖为上柱国、永康县公,赐布帛两千五百段,命其乘胜进军岭南,给予封拜官吏的权限。

李靖进至桂州,萧铣所任桂州总管李袭志迎降,岭南地方首领冯盎、李光度、宁长真等全都表示归顺,共得州九十六,户口六十余万。李渊即任命李靖为岭南道慰抚大使、检校桂州总管。二

位于长江下游的杜伏威在唐军平定王世充后向唐朝投诚,迫于唐军压力,于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七月入朝,受封太保、淮南道行台尚书令、吴王,留其合伙人辅公佑在江东,统率旧部,封淮南道行台尚书仆射。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八月,辅公佑起兵反唐,称帝于丹阳。李渊命襄州道行台尚书左仆射赵郡王李孝恭为行军元帅,李靖为副,率齐州总管徐世绩、怀州总管黄君汉、河南道大使任瑰诸将往讨。

辅公佑为防御唐军渡江,派部将冯慧亮率水军三万屯博望山,陈正通率步骑二万屯青林山,并在沿江要塞梁山(此梁山非彼梁山)铁索封江,筑却月城,成犄角之势。诸将多认为当直取丹阳,则冯慧亮等自然投降,而李靖认为若丹阳不能克,而冯慧亮等兵力强盛,从后包抄,将腹背受敌。于是李靖先率兵攻博望、青林二戍,歼敌过万,冯慧亮等溃败。接着,李靖率兵先攻丹阳,辅公佑拥兵数万不敢战,弃城而逃。这支最后的起义军被镇压后,李靖担任东南道行台兵部尚书,后改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驻守丹阳。

唐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平薛举,破刘武周,扫窦建德、王世充,讨徐圆朗,败刘黑闼,确立了唐对北方的统治,而李靖降萧铣,战辅公佑,安抚岭南,可谓居功厥伟。以致唐高祖李渊评价李靖“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三

随着国内的稳定,唐朝的军事重点转向北方。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秋,突厥颉利可汗大举入寇,李渊调李靖北上守边,任灵州大都督。此时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关系已经势同水火,秦府幕僚长孙无忌、高士廉、将领尉迟恭、侯君集等劝李世民先发制人,李世民私下问计于李靖与徐世绩,二人都表示不愿卷入皇室内斗。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玄武门之变爆发。八月,李世民即位。十月,封赏功臣,李靖得封邑三百户,这不能不说与李靖不选站队没有关系。不过唐太宗依然重视李靖,任命他为刑部尚书。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正月,检校中书令。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正月,改兵部尚书。

此时的突厥北方臣属部落薛延陀、回纥等部发生叛乱,颉利可汗用人不当,渐失人心,已成强弩之末。十一月,唐太宗决定用兵,诏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并州都督李世绩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霍国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都督任城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幽州都督卫孝节为恒安道行军总管,营州都督薛万淑为畅武道行军总管,计大军十余万,共受李靖节制。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正月,李靖率精骑三千自马邑出发,过恶阳岭,出敌不意,奔袭突厥颉利可汗所在定襄。颉利可汗误以为唐军主力已至,向碛口一带撤退。李靖又派间谍使离间计,颉利亲信康苏密反叛,以前隋萧皇后与杨广孙杨正道来降。李靖因功进封代国公。

颉利退保铁山,大军仍有数万,遣使至长安,表示愿意臣服,暗中准备向漠北转移。唐太宗派鸿胪卿莒国公唐俭前去招抚。同时,李靖率军与徐世绩会师白道,商议认为唐俭使敌,颉利必然放松戒备,决定乘机进攻。于是李靖选精骑一万,带二十日粮,连夜出发,徐世绩从后跟进。沿途遇到突厥部落,全部俘获,扣在军中,直抵阴山,而颉利不知。前锋苏定方率二百骑,依靠大雾掩护,进至突厥牙账七里外,颉利才方觉,仓促间来不及阻止抵抗,李靖率骑兵已经席卷而来,颉利乘千里马先逃,突厥军队大溃。是战歼敌过万,俘虏突厥部落人口十余万,获牲畜数十万头,突厥可敦、前隋义成公主被杀害,自阴山以北,突厥诸部纷纷投降。颉利率部一万余人北逃,在碛口遭到徐世绩阻截,西奔吐谷浑,被唐行军副总管张宝相俘虏。阴山一战,李靖名震天下,比肩汉之卫青、霍去病,确立了在军队中不可动摇的地位。班师回朝,李靖进封尚书右仆射。贞观名臣王珪曾说:“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十一月,李靖称病辞职,唐太宗命其待遇不变,每两三天到中书省与门下省参议朝政。但仅仅过了一个月,唐太宗就再次起用李靖。吐谷浑屡次袭扰唐河西州郡,唐太宗决定出兵进攻。十二月,诏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制刑部尚书任城王李道宗、兵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诸将出讨。贞观九年(公元635年)闰四月,李道宗败吐谷浑伏允可汗与库山,伏允率部西逃。李靖兵分两路,自己率军由南路,李道宗与侯君集由北路,深入敌境,连破敌军,伏允被部下所杀,吐谷浑平定。

不管是平定江南的水战,还是横扫塞外的陆战,李靖皆能获胜,这在古今中外是罕见的。李靖用兵,擅长出其不意,快速奔袭,,门生侯君集等皆为当时名将。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zl@nla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