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军师非他莫属

2017-02-01 01:23

三国乱世,人才辈出,群雄征伐,逐鹿天下。一场战争的胜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势力的存亡,而军师在一场战争中更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年刘邦评价他的军师张良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那么三国之中谁当得起这个评价,是名副其实的三国第一军师呢?我认为非荀攸莫属。

这个第一绝非我个人凭空臆断,而是结合史实,以出谋划策成功次数及效果为划分标准。

荀攸,字公达,是荀彧的侄儿。曹操迎天子于许都之后,在荀彧的举荐下,招揽了流亡荆州的荀攸。从此之后,荀彧留守后方,给曹操足兵足食,荀攸则随军出征,出谋划策。这叔侄二人就相当于曹操的萧何、张良。

曹操第一次带荀攸出征是攻打张绣,荀攸说:“张绣与刘表互相援助,力量强大,但张绣是流动部队,食物要靠刘表供给,刘表无力供给他时,双方势必背离。我们不如暂停进军等待一下,这样可以诱之前来;如果急于进攻,他们势必互相救援。”曹操不听,结果很被动,对荀攸说都是不听你的建议才造成的。于是布置奇兵再战,取得了胜利。

之后攻打吕布,他和郭嘉献计掘了沂水、泗水灌进城去,城被攻破,活捉了吕布。官渡之战是,荀攸军事智谋闪耀的时期。袁绍派颜良攻打官渡,袁绍自己领兵到了黎阳,准备渡河。曹操出兵支援官渡,荀攸说:“现在我们兵少,要分解敌军的兵士。您先到延津,装作要渡河攻击袁绍后方的样子,袁绍一定向西回军。我们马上轻装奔袭白马,出其不意。”曹操照办,使张辽关羽为先锋,斩杀了颜良。袁绍发现上当,带大军来追,诸将都劝曹操退军回营,荀攸说:“刚才解鞍放马,这是引诱敌人呢,怎么能退?”等文丑和刘备率骑兵先追来,就下令众人上马,大破之,斩杀文丑。袁绍的锋锐被挫,进入僵持阶段。后来许攸来降,其他人都不信,只有荀攸和贾诩劝曹操奇袭乌巢,最后大获全胜。

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兵粮少,仍不足以和河北打。恰逢袁绍病死,荀攸就说:“现在打河北,袁家兄弟一定会团结一致。不如假装南下打刘表,那么袁家兄弟一定会反目。”曹操听从荀攸的计策,果然袁谭袁尚反目,曹操先联合袁谭击破袁尚,又击杀了袁谭。河北完全落入曹操手中,曹操打下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地盘,开始有了代汉自立的心。

荀彧驳回了曹操的重置九州之议,和曹操之间产生了裂痕。因此,曹操开始对荀攸不再那么信任,所以荀攸给曹操的意见曹操不太听了。但荀攸还是曹操的中军师,被封为陵树亭侯。

荀攸前后共有十二奇策,因为是军事机密,别人都不知道,但钟繇知道,荀攸让钟繇整理,但钟繇没整理出来就死了。荀攸毫无疑问是魏国军事的第一,郭嘉到死都是军师祭酒,虽然料到了孙策的死因,后来又遗计定辽东。但从整体的贡献上,还是和荀攸差远了。至于贾诩,祸国殃民,在曹操手下一直韬光养晦,陈寿把荀彧荀攸贾诩写在一个本传里,后世的裴松之注释三国志时骂道:“贾诩什么东西也配和二荀一个传?”

蜀国又资格想比的,一个是庞统,一个是法正。结果庞统取西川途中挂了,法正刚拿下汉中,又病死了。论功绩毫无疑问比不上荀攸。

吴国的军制和魏蜀不太一样,四大都督都是统帅级别的,应该和曹操、刘备、诸葛亮之辈想比。

所以,荀攸三国第一军师当之无愧。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zl@nla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