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作为明朝时期的特权机构,一时之间风光无限,而且由于其权利过大,往往都能够兴风作雨,但是大家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没有?就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时候,身边只有太监,却没有这群锦衣卫的踪影,其实这些锦衣卫的结局并不光彩,下面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前期的锦衣卫还是非常的尽心尽力,但是由于权利的膨胀,后期锦衣卫官员中饱私囊,皇家不得不为了遏制锦衣卫的发展而设立东厂,这两个部门相互制约,却出现了战斗力下降的情况。原来两路人马天天都在搜刮民脂民膏,而不是把精力都放在朝政上。据统计,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数加起来有接近10万,而整个京城才100万人口。

而这10万人却成了明朝的拖累,1644年的时候,李自成登基称帝,也宣告了东厂和锦衣卫最悲惨的一年。李自成登基后,随后率领20多万军队从西安出发,他的目标是明朝的首都北京。本来崇祯皇帝准备南迁,可是由于一些列的因素,他的南迁没有成功。最终,20多万农民军包围了北京城,在守城的过程中,锦衣卫作为一支武装力量也被用于守城,双方厮杀的过程中,一部分锦衣卫战死。但是,在北京城破以后,那些锦衣卫的官员们选择了投降,普通的锦衣卫自然是树倒猢狲散。崇祯皇帝试图突围期间,他身边没有一个锦衣卫,只有区区几个太监。

这些东厂的残余势力和锦衣卫,还准备投靠李自成,但是李自成却天生看不惯这群人,李自成农民的本性爆发了出来,李自成进行了所谓的追赃行动,锦衣卫的一大半人死于这场追赃行动中。其实,所谓的追赃,就是逼着这些官员拿出钱财,不管拿与不拿都是死路一条,最终东厂和锦衣卫人员死亡殆尽,才导致了皇帝被逼自杀,却没有他们的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