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夫妻档”东帝汶援医4年 坦言亏欠家人太多

2017-01-03 21:51

四川在线德阳消息(陈晋 记者 张渔)四年前,中江县人民医院医生吴小飞、李正兴夫妻俩前往东南亚国家东帝汶进行医疗援助。两年援助期满后,他们又决定继续援医两年,支持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1月1日,夫妻俩援助期满回国。短暂的元旦假期结束后,这对夫妻又开始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之中。

东帝汶是位于东南亚地区帝汶岛东端的国家,由于经济不发达,当地大部分物资都靠外国援助。吴小飞和丈夫李正兴都毕业于川北医学院,毕业至今,两人一直就职于中江县人民医院。2010年4月,刚当母亲一个月的吴小飞,听说全国第五批援东帝汶医疗队正在招募队员,不顾尚在襁褓里的婴儿,毅然决然同丈夫一起报了名。2012年,经中国国家卫生部和四川省卫生厅严格挑选,中江县人民医院医生吴小飞、李正兴成为了全国第五批援东帝汶医疗队的唯一“夫妻档”。

初到东帝汶,当地的落后让他们震惊。经过近10个小时的飞行,2012年9月25日,全国第五批援东帝汶医疗队安全落地。机场小得只能停小型飞机、办理手续依赖手写、安检根本不用排队……虽然来之前通过网络对东帝汶进行过了解,可眼前的情景还是让队员们惊呆了:“在候机厅外等车时,队长就指着面前一条路告诉我们,那是东帝汶唯一一条双向四车道道路,只有约4公里长,也是全国最好的道路。”

更让吴小飞吃惊的事还在后面。根据计划,包括两夫妻在内的10名队员被分在了东帝汶首都的帝力医院,这也是东帝汶最好的医院。吴小飞还记得第一次去查房,“只有病人躺在床上,见不到家属。”吴小飞觉得奇怪,怎么都没有家属陪护?但又不得不向家属交代医嘱,“我就问了句‘家属在哪里’?病人敲敲床头,突然从病床下面爬出来一个人。”吴小飞感到十分惊讶,半天才反应过来,原来这就是病人家属。原来,当地的医院只有简陋的病床,家属要么睡在病床下面,要么睡在医院的过道上。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两年援助期满后,两人原本可以回国和家人团聚,但夫妻俩最终决定留下成为第六批援东帝汶医疗队成员。说起再次援医原因,吴小飞说,除了已经熟悉当地环境外,另外就是当地医疗资源紧缺,“当地人对医生很尊敬,很喜欢那种氛围。”第一次去东帝汶时,吴小飞和李正兴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语言交流,而在当地工作生活了4年后,吴小飞说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当地语言。“还有一个收获,就是我成功地戒了烟。”李正兴笑道。

中江县卫计局局长赖晓东介绍,吴小飞在东帝汶的4年时间里,生了六次疟疾,但她还是坚持上班,坚持为病人诊断。4年时间,吴小飞担任眼科医生,门诊病例10428余次,完成457台手术,为大使馆和中资机构以及华人服务78人次。李正兴担任呼吸科医生,门诊病例2300余次,住院病人1700余人次,为大使馆和中资机构以及华人服务150余人次。此外,他们还为当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医生,带动了当地医疗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中国医疗在国际的影响力。

“4年时间有很多收获,也有不少遗憾。”说起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吴小飞觉得亏欠他们太多。“出门的时候儿子才两岁,回家的时候他已经6岁,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老人成了空巢老人。”虽然远隔万里,但吴小飞还是尽最大努力关心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与儿子交流,辅导儿子的拼音、作业。”

援助工作结束了,但吴小飞并没有停下脚步,据了解,不久后她将前往尼泊尔进行深造。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