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的县,历史上唯一以“忠”字命名的州县!

2017-01-03 19:04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县”作为行政区划,该名称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开始推行郡县制,这是县制正式设置的开端。截至2016年12月,中国有1378个县。如今,说到最古老的县,河南省的息县,甘肃省的甘谷县等,都配得上这一称号。但是,就重庆市的忠县来说,同样非常了不起。在中国历史上,忠县成为唯一以“忠”字命名的州县城市。

首先,早在春秋这一历史时期,忠县地区属于巴国这个诸侯国。到了战国时期,秦国大军出动,消灭巴国,并设置巴郡、十一县,其中有临江县(治今重庆忠县忠州镇)(一说临江县为西汉置)。对于忠县来说,当时主要属于临江县。而临江县这个名称,通常认为是濒临长江而得名。彼时,临江县境域包括今忠县、丰都、垫江3县和万州区长江涪滩(位于新田镇)以上地区。王莽的新朝时期,改临江县为监江县。刘秀建立东汉后,该地区复名临江县。

公元619年,唐朝析临江县地置清水县,之后以陇右有清水县同名,改清水县为桂溪县。到了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为褒扬历史上巴蔓子刎首留城,严颜宁死不屈的忠信品质(《太平寰宇记》:“以巴臣蔓子,及巴郡守严颜,并著忠烈而名。”),“以地边巴徼、意怀忠信为名”。由此,在今忠县及其周边地区设置忠州,领临江、垫江、丰都、南宾、清水(后改名桂溪)5县,属于山南东道。其中,巴蔓子和严颜来说,无疑是历史上忠信之人的代表。

一方面,就巴蔓子来说,巴蔓子为古巴国(今重庆市忠县)人,是战国时期的巴国将军。约公元前4世纪,巴国将军蔓子借楚国士兵平息巴国内乱,条件是割让三座城池给楚国。不过,后来楚国索要城池,蔓子认为身为人臣不能私下割城。但不履行承诺是为无信,割掉国土是为不忠,于是自刎,以授楚使。由此,在历史上,巴蔓子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事迹,在重庆地区得到大力传颂。另一方面,三国时期,面对张飞的迫降,严颜宁死不屈,表示:“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由此,严颜的气节得到张飞、刘备的赞赏。

最后,公元742年,唐朝改忠州为南宾郡。公元758年,此地复为忠州。清朝时期,雍正皇帝升忠州为直隶州,直属四川省。公元1913年,改忠州为忠县,一年后归属四川省东川道。1997年,忠县属于重庆市。如今,忠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部,上距重庆主城九区180公里,下距重庆万州105公里。其中,忠县县城依山傍水,独具岛城风貌,因盛产柑橘,被称为“橘城”,并且忠州豆腐乳也是远近闻名。

文/情怀历史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