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最怕懂事的孩子遇到贪心的父母,杀伤力太大

2017-01-03 10:54

妈妈读呀

1

每当快过年时,都是朋友linda最纠结的时间。以前工作顺利,她每年能给父母好几万块的红包。最近经济不景气,她手头紧,父母便会嘲笑她赚不到钱。她说:父母也是有私心的。说这话,她伤心得忍不住流下眼泪。

晓乐是一个我认识的农村姑娘,有一个弟弟。小时候父母把他们姐弟拉扯大。现在弟弟在老家要娶媳妇、要盖小楼、生孩子,全靠晓乐在城市里拼命加班挣钱。父母还在不断榨取,晓乐前不久住院了。而母亲电话里只问:邻居家的姑娘给家里新添置了三大件电器,丝毫不关心晓乐的身体。

2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父母?明明孩子已经很努力、很用功,而他们还不满足。而那些贪心的父母,其实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表现出端倪。

绘画班里,有一个叫墩墩的6岁男孩。老师反映,他做事情特别拖拉,磨磨蹭蹭的。老师经过观察发现,墩墩父母对他要求特高,超出了一个6岁孩子的承受能力。墩墩缺乏自我认可,既无所适从又无法通过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墩墩刚开始学画,便拿了奖,但是父母不但不鼓励,还说这没什么了不起。”老师说。尽管老师很积极地引导,墩墩有所改善。但面对孩子的进步,他的父母上一秒肯定了,下一秒又说“你可以更好、下次还要精心准备”。是不是很无奈?

3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孩子总是得不到父母的赞扬,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父母只爱表现好的、对他们有利的那个我,不爱失败的、负面的我”。这种“有条件的爱”后果极其严重,它直接导致孩子自卑、自责,甚至是自虐。

为什么中国的父母总觉得心好累?因为他们总觉得孩子达不到自己期望。总是手把手地修正孩子、指导孩子。而一次次错过鼓励孩子,让孩子不断感受到失望。你没有让孩子“主动进步”,而是硬要牵引他们,能不累吗?

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不顾一切对孩子一味的索取。成绩也好、优秀也好、甚至是成年后的金钱也好。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可以提出要求,但别太逼迫。绷太紧的弦,总有一天会断的。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