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刚刚过去,直播行业在这一年站在了风口浪尖。根据2016年直播大数据调查显示,东北主播在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里边占据了3成份额。如果说东北主播占据了半壁江山,也算名副其实吧?

要追踪最核心的原因,无非就是政治、历史和人文几方面因素。
第一、之前在公众号里发布的《想不到东北的体制现状竟直接影响着中国网红直播生态》这篇文章里曾从东北建国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的角度,详细描述了东北人民的工作、生活、文化、习惯等生存现状,在这些年体制变革的大潮下,催生并顺应了主播、网红这种经济形态。
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翻阅查询。
如果说这是基本原因的话,那么更加重要核心的原因还在于一下几点。
第二、东北民风耿直彪悍,妹子外表风骚内心纯真。

听一个同事讲他早些年在东北上学时的一个趣事。也是醉了!
有次他跟他东北的室友去一个东北老乡的学校去玩,在老乡寝室的阳台窗户上摆着几个望远镜,这哥们随手拿望远镜朝对面女寝楼望去,正在巡视,忽然嗷的一嗓子直接从阳台蹦了回来,问他咋回事,他说对面一个女寝一帮女生正拿望远镜朝这边瞭望,直接把这哥们吓尿了。
这个趣事从侧面反映出东北妹子开放豪爽的汉子性格。其实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东北妹子也是如此,说话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各种话题段子,顺手拈来,毫不矫揉造作。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东北妹子绝对保守,做人做事恪守原则,遵循内心的本真。
这种耿直的外部现表形态与保守纯洁的内心世界,糅合在一起,反映在与人的沟通交流中,直接让异性欲罢不能。这也是东北主播在直播的时候,更能吸引人的重要原因。
第三、还有人说东北人懒。其实这只是和东北人短时间接触的主观臆断。

东北人因地域寒冷传承了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惯,暖时劳作冷时休息。随着南北方的大融合,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一种生活心态,辛苦挣钱,享受生活,其实这也是典型的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最适合做主播。
举个例子:东北早上吃早餐,无论春夏秋冬,店里师傅炸油条基本都是一大早一气呵成炸够一早上够卖的量,就不再开第二遍锅,去的晚的只能凉着吃。除非哪天生意特别好,早早卖完了第一批油条,才会开火炸第二波。南方早餐店一边卖一边炸,没人就不炸,始终保持热锅热油条,无论早晚去都基本上能吃上新鲜油条。
东北人确实做事追求简洁明了,不喜做细小琐碎之事。这也是东北妹子追求短平快加入直播大军的原因。
相反,东北人并不怕苦不怕累,在江浙沪以及内地很多城市装修队的东北师傅,做事很细很周全,服务也很好。其实,主播这份职业,一点都不轻松,想做好主播,庞大的工作量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但是辛苦归辛苦,干活别磨磨唧唧就行,一份投入一份回报,娱乐工作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东北人的生活观念。

东北天然形成的这种优势,并不是轻易能被复制的。2016年直播红利的元年遍地开花,各种群体挤入直播的大军,从最早的电竞解说群体,到社会无业人员,然后是学生群体、职场白领、个体工商户、电子商务,甚至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企业培养专职主播。
各个群体直播技能参差不齐。最早时候,多以暴露低俗取胜,但伴随着监管政策和行业规则的完善,不是能脱能露敢说就能做好主播。所以单纯的走低俗路线无非是东施效颦。
但也并不是说东北半壁江山的格局就是江山永固了。2017年直播行业逐渐走向成熟,未来会有更多的新人涌向直播这片红海,主播的竞争更加激烈,几百万的主播如何瓜分数量已趋于稳定的网民市场,也会加速网民盲目追红的冷静和理性。包括东北系主播本身的市场,千篇一律的网红脸,一成不变的直播内容和风格,没有好的创新内容,没有庞大的运营团队,没有快速有效的吸粉途径,只会让千万网民审美疲劳,原有粉丝逐渐流失。
所以,不管是哪个系的主播,都应该未雨绸缪,做好直播变革的准备。找特点,找创新,提高直播节目内容质量,抱团取暖商业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