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百慕大”——神秘的江西都昌县老爷庙水域

2017-02-20 22:19

老爷庙位于都昌县多宝乡龙头山首,与星子县(今庐山市)隔湖相望。据都昌旧县志记载,清光绪七年(1881)改称“定江王庙”。因旧时人们习惯把王爷称老爷,故后人一直称此庙为老爷庙。

老爷庙本不神秘,神秘的是附近的鄱阳湖水域。多年来,附近的水域沉没了无数的船只,出现了一系列的怪谜,甚至被称为中国“百慕大”。史料记载,近60年来,有百余艘船只在此失事。

当地人认为,老爷庙水域沉船的种种怪现象,似乎与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有一次朱元璋败退湖边,湖水挡住去路,但却是无船渡河。危急关头,忽有一只巨鼋游来衔船为舵,搭救朱元璋渡湖。朱元璋登基后,不忘旧恩,封巨鼋为“元将军”,在湖边建庙。此庙即“老爷庙”。古往今来,民间相传就是这只巨鼋兴妖作怪。为此,船只行经此处,人们都要上岸焚香烧纸,杀牲畜祭奠,乞求元将军保佑上下行船顺风顺水。

大雾朦胧或一片漆黑之时,老爷庙的灯光和钟声,能够给大浪中颠簸的船只指明方向。这使得老爷庙的香火更旺,然而悲剧照样发生。老爷庙水域之下到底有何秘密?

1

是水流形成漩涡?

老爷庙水域的水文情况相当复杂。吉山、松门山两岛横立于鄱阳湖中,把老爷庙水域与鄱阳湖南面隔开,赣江北支修河从吉山西面流入老爷庙水域,而赣江中支、南支的抚河、晓河、信江汇入鄱阳湖南湖后,从松门山东面注入老爷庙水域。几股强大的水流在老爷庙水域交汇。鄱阳湖南面,湖面开阔,落差不大,流水缓慢。但是至老爷庙水域后骤然狭窄,流速突然大增,并产生涡流,加剧了附近水域的危险性。

2

是地下电磁场诱发雷电?

经有关部门勘察,吉山、老爷庙至湖口县一带地下均为石灰岩,其岩性钙质多、易溶,有形成地下大型溶洞群及地下暗河的自然条件,而每个溶洞、每条暗河的正上方都有自然形成的奇变电磁场。1998年洪水期间,省内有工程师用电磁技术测试老爷庙南面5公里处,结果是奇变的电磁场杂乱无章,这种状况能影响人们的大脑思维,而且会诱发阴电阳电接触产生雷电。奇变电磁场也使得老爷庙水域多次发生遭雷击而船沉人亡事件。

3

是峡谷效应形成大风?

1985年初,省气象科技人员组成专门的科研小组,在老爷庙附近设立了三座气象观察站,对该水域的气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察研究。搜集气象数据表明,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乃至省内少有大风区,最大风力可达16级。

分析认为,老爷庙水域的大风与位于其西北面的庐山有关。此水域最宽处为15公里,最窄处只有3公里。当刮北风时,庐山的东南面使气流受到压缩,气流的加速也由此开始。当流向老爷庙水域最窄处时,风速加快(即峡谷效应)。骤然间,狂风怒吼,大浪滔天。

另外,数据还表明老爷庙水域几乎每年甚至出现一次破坏力很强的龙卷风。1985年8月3日6时,出现的龙卷风就造成13艘船只在老爷庙水域失事。

4

船只残骸何在?

老爷庙的神秘还在于,尽管当时人们动用各种方法打捞失事船只的残骸,却都无功而返。

2013年3月18日,我国在这里进行了首次内水专业水下考古,并在老爷庙水域发现了首艘失踪沉船。

目前,已有的红外航空照片发现了老爷庙水域湖底的异常。航拍图像显示,此水域底下居然存在一个巨大的沙坝,长约2公里,呈东西走向。有专家认为,可能正是因为这个神秘沙坝的存在,阻挡了席卷而来的水流,并在湖水底部形成巨大漩涡,从而给通过的船只致命一击。

然而,以上说法都未对人船俱失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责任编辑:陈乐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zl@nla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