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不出八不归”跟初七初八没一点关系!

2017-02-02 03:10

民间有“七不出八不归”的说法,通常理解是:逢“七”的日子不出门,逢“八”的日子不归家,否则会不大顺遂。正月初七、初八这种说法最常被提到。事实上这种说法虽然流行,文化上却找不到依据。

先来看“七不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跟“七”有关的说法很多,最熟悉的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茶。如此则“七不出”指的是:如果这七件家务事没安排料理好,最好别出门,否则出了门心也难安。

更有说服力的是身有“七伤”别出门。“七伤”指的是:忧伤——过忧伤心,食伤——过食伤脾,饮伤——过饮伤肾,气伤——过怒伤肝,寒伤——过冷伤肺,劳伤——过劳伤形,房室伤——房事过度伤神。如此则“七不出”指的是:如果身体有这七方面的不适,自然以不出门为好。

再来看“八不归”。传统文化中跟“八”有关的说法也很多,最为大家熟悉的是“三灾八难”之说。“三灾”指水火风三种大灾,“八难”指贼难(盗贼四起安生难)、时难(饥馑遍地吃喝难)、人难(疫病流行生存难)、病难(身体有恙起坐难)、战难(刀兵林立保命难)、非人难(鬼魅挡道安神难)、毒虫难(虎狼当道行路难)等八种灾难情形。如是则“八不归”指的是:出门在外遇有这八种情形,应该暂不归家,以免路上山高水长遭遇不测。

儒家的“八德”也广为人知,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种基本德行。如是则“八不归”指的是八德有任何一方面亏损不齐,都无颜认祖归宗。

另外佛教“八难”指包括地狱、饿鬼、畜生等八种障碍和困难。这八种困难阻碍众生归心见佛,听闻佛法。必须受行八戒,方可不经八难,得生西方阿弥陀佛国。如是则“八不归”中的“归”指的是归心、归佛。道家也有“八难”不除不能归道之说,张良也曾用“八难”来劝说刘邦暂时止步归心。

从文化角度看,“七不出八不归”有多种理解,似乎唯独跟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家无关。所以,如果您初七初八有出行安排,尽管放心出门吧!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zl@nla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