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知道,皇帝其实并不好当,特别是开国皇帝。当然,有些人是基于祖上的基础建国,那就是好命了,但也有人本有给力的祖上最后被坑的,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位,而他的遭遇也和一个人出的主意有关,他就是主父偃!
这个人提了什么主意呢?削藩!
刘邦建立汉朝时,吸引秦灭亡的教训,做了一件开倒车的事,他把秦朝的郡县制又往后倒退了半步,在中央核心区推行郡县,外围实行分封,这样,许多人就成了王。

分封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在三代之后,许多人的血缘关系都远了,从前兄弟互帮的情况会减弱,随之而来的就是许多的窝里斗。
为了防止这些情况,汉景帝采用晁错的计谋实行削藩,结果就出现了七国之乱,削藩就这样成了一个烂尾工程。
但削藩还是进行了下去。主父偃提出继续削,他说晁错已经干过这事,只是他的办法太简单粗暴,这样太直接当然会引起各路蕃王的大反弹。毕竟大家在经营自己的蕃地也是花了好大力气的。

主父偃的意思就是不要那么硬,要软。他建议对诸侯王进行多重分封。从只能传一个变成鼓励多封。在多封的情况下,诸侯王的地盘会被分得越来越少,最后就无法和中央对抗了。这就是推恩令,主父偃为什么会提议这么做呢?传是因为私人恩怨,主父偃是位杂家,学的纵横术,这是从前战国所流行的,到了汉朝只尊了儒家。
主父偃跑到齐国去,但那是儒家地盘,所以他碰了一鼻子灰,后面又去了燕、赵等国都无人理他。最后他下决心到中央求职,发誓要消灭从前不鸟他的那些诸侯国。

推恩令这一搞,光武帝刘秀就被坑惨了。
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正经的刘邦后人,为汉景帝儿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推恩令推到刘秀父亲刘钦时,他只是济阳一个小县令了,这真的非常坑了。
偏偏刘钦又在刘秀9岁时候去世,非常的不给力,这样刘秀就成了孤儿,只得到老家依靠叔父刘良,最后成了一个普通的农民。所以,刘秀一开始就是种田的,史料记载他“勤于农事”,大概是种田9级。

推恩令推诸侯,使得人人有份,众人皆大欢喜,但另一方面诸侯就有义务向中央补交诸侯费了,就是各种进贡。如过节祭祀时要交金器,所以,存金子是龙子龙孙最重要的事情,人们称为储金。南昌出土的海昏侯墓里就有大量金饼!
虽然主父偃坑了些人,但金子总会发光,刘秀最终还是成为有志气的皇帝。所以,不管你出生如何,只要有志向就要去努力,你的努力终会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