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将儿子视为政敌,最后为何又传位与子?

2017-02-01 23:44

众所周知武则天在立嗣之上花费时间很久,百般纠结。

武则天屡次废皇废子,贬自己的亲子,自己登上帝位,大改年号,自称为帝,成为一代女皇。他的这一行为,让武氏一族水涨船高,成为了当时的不可比拟的贵族权贵。而随着武则天的年龄越来越年长,立嗣就成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在这件事情上,武则天本想让武氏一族继续承袭皇位,而在武氏一族的人中的青年才俊声望最高,资质最好的,应当属武承嗣了。因此武则天对于武承嗣可谓是大力培养。

武则天对于培养武承嗣的手法不可谓不明显,而武则天的这一做法,让武氏一族大为兴奋,尤其是武承嗣。他借用武则天对自己的培养,也努力为自己铲除有可能威胁自己得人物,而在这其中,李旦首当其冲。虽然武则天对于武承嗣的种种动作都是知晓的,但却并不阻止武承嗣。

武则天虽然不阻止武承嗣的各种行为,但不代表女皇有心立武承嗣就一定会立武承嗣。其实在武则天的心里还是充满了纠结的。如果当真立武承嗣为太子,那么自己所建立的大周就不会结束,但是那也意味着武氏的传承,李氏将全部被取代,到那时自己早已不在,武氏一族一定会对李氏一族善罢甘休,以绝后患,但武则天又放不下自己得亲子,虽然武则天对自己的儿子手段很凶,但是并未全部赶尽杀绝。所以武则天犹豫了。

武则天关于立嗣之事好一段时间还是雾里看花,就在这时一个人的话提醒了他。他就是武则天时期著名的大臣狄仁杰。

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犹豫立嗣时狄仁杰以大道理规劝武则天,但是武则天却回狄仁杰道,这是自己的家事,希望狄仁杰不要断言。狄仁杰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又不是皇帝的家事的?皇帝是元首,大臣为股肱,两者一体,况且自己身居宰相,怎么能不去为皇帝着想。还规劝武则天立庐陵王为太子。王方庆和王及善等也都纷纷劝说。

对于狄仁杰的话武则天考虑又考虑。若立武承嗣为太子,那么将来他要以身份配享太庙?若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那么百年之后自己就可以永享太庙。况且武承嗣的父亲是间接性的被武则天迫害致死的,虽然武承嗣对于武则天无比的忠诚,但细想下来,也不等不考虑武承嗣对自己的忠诚到底有几分。由此武则天彻底打消了立武承嗣为太子之心。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zl@nla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