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最为悲壮的战役,虽败犹荣,这次不得不为其点赞!

2017-02-01 04:47

对于满清286年的统治,在很多人看来是对于华夏文明的一种摧残,首先它的建立,使得明王朝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而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其次满清没有明王朝的那种文化上的开明和多元,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满清给人的感觉是腐朽和保守的氛围,缺少了积极向上和兼容的情怀。

满清入主中原

在印象中,最为深刻的可能就是满清后期的执政生涯了吧!可以说中国的近代就是一部屈辱和悲催的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叩开了这个闭关锁国,腐朽落寞的庞大帝国,太平天国起义和白莲教起义都深深的动摇了这个国家的统治根基,各种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将中国自汉唐以来的骄傲自豪的情怀变成了自卑和屈辱。

从此开启了动乱的历史时期,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在此期间是完全体会到了其中三味,当真是痛入骨髓,奴性思想令得国人麻木不仁,中华大地缺少了血性和气节的彰显,为此,后世之人多为之莫名激动,久久不能平静。

当然清朝能存在也必然有其道理,像康熙年间就一度定鼎了华夏的疆土,功劳不可谓不大,虽然在后期的确是惨痛,但是有一些战役也彰显出了其血性和保家卫国的情怀,这也是值得后世之人肯定的。

八里桥之战

1860年8月21日,天津大沽口被英法联军攻陷,僧格林沁临危受命,在通州一带进行了严密的军事部署,一切准备就绪,不久后,终于在张家湾附近与英法联军进行了大战,虽然清军作战勇猛,奈何还是敌不过英法军队的枪炮,无奈之下只能是退至八里桥。

八里桥大战

接着英法联军从东西南三路对八里桥的清军阵地发动进攻,而清军选择的是从正面进攻,可以这么说,清军延用的还是老一套的作战思想,至于武器装备大多还是刀剑和弓马,三万多清军的冲锋队伍的确甚是壮观,马蹄声震耳欲聋,铿铿作响,他们悍不畏死,勇猛无敌,军队前仆后继,凭借着一腔热血,勇往直前,遗憾的是,他们面对的是装备精良,如配备刺刀的前膛燧发枪和滑膛炮,使用的是空心方阵和三排阵列的战术的英法联军,可以说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军队。

僧格林沁

结局很明显,3万多清军死伤过半,而6000多联军死亡仅仅12人,差距立马就显现出来了。

由此看出军队的装备对于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性。虽然这次的战役,清军损失惨重,可是他们却用血在捍卫着民族的尊严,虽败,却令人敬服,他们书写出了可歌可泣的血性和气节,这是近代史上最悲壮的一幕,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出了民族的倔强,那不屈的灵魂震撼着每一个后世之人。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zl@nla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