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参加起义,二十三岁封王,二十六岁被凌迟

2017-02-01 04:20

陈玉成(1837年-1862年),客家人,广西藤县人,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骁勇善战,被封英王,称禄千岁。原名陈丕成,洪秀全赐名玉成。

陈玉成

陈玉成“貌甚秀美,绝无杀气”,在14岁时随叔父陈承瑢参加金田起义,洪秀全“见其忠勇”,特地赐名为玉成。因其战功卓著,在1859年,陈被封英王。后再与李秀成部合作收复浦口。暂时稳住了天京事变以后对太平军不利的局面。陈玉成恃勇而骄,人际关系不好。李鸿章告知曾国藩:“忠、侍、璋、玕诸王皆与狗逆不合,外畏之而中恨之。”陈封英王,韦俊再也不与陈并肩作战,单独南走,驻扎池州,打算渡江投靠李秀成。陈玉成派军拦阻,双方在和州附近发生冲突。韦俊被迫降清。

1860年,援救天京,配合各军消灭江南大营,进军浙江。因太平天国军事重镇安庆再次被清军围城,为了解围,天京总部打算由李秀成和陈玉成兵分两路,从长江南北向西进攻武汉,逼使安庆一带的清军撤退。陈在1861年初率军从安徽出发,十余日后便攻下武汉附近的黄州。当时武汉清军严重不足,但在武汉的英国官员要求陈玉成不要进攻武汉,陈玉成因此犹疑,又考虑到李秀成部按期未到,遂放弃进攻武汉,改回师救安庆,与湘军数月激战,未能解围,安庆最后因粮尽及清军猛攻而失守,陈玉成退守庐州,

1861年底,陈玉成派遣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等领军远征西北,令本身兵力进一步弱化。清军不久进攻庐州,陈在1862年5月从庐州突围至寿州,打算联合奏王苗沛霖及其他友军进攻河南。陈玉成的部下劝说:“闻苗雨三已投胜妖,此人反复无常,诚小人之尤者。依愚见,万不宜去”,但陈不听,执意前往。陈玉成在十七日带三四千人到东津渡,由余安定开门迎接,使之不疑。陈玉成在入寿州城时把卫队安置在城外,自己只带少数人进城。陈玉成进入厅堂,看见茶几上放着镣铐,才恍然大悟,大声怒骂:“苗沛霖真是反复小人,我死后,就轮到你死了,你这不是自己急着找死吗?”陈玉成与其二十名随从随后被逮。胜保将其槛送北京,途中,听说太平军准备劫救陈玉成,6月清军匆忙在河南延津将陈玉成凌迟处死,时年26岁。胜保曾劝他投降,玉成曰:“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

凌迟处死

就义纪念地碑

陈玉成死后,洪仁玕在天京悲叹道:“英王一去,军势军威顿时堕落,全部瓦解!”不久,长江以北的太平军全线崩溃,清军进至首都天京外围。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zl@nla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