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又到岁终腊八,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下春节就真的不远了。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幕:杀年猪、大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在农历腊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很多地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就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

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院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这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

为什么要喝腊八粥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腊八的“秘密”哦!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据说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后来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这碗暖人身心的腊八粥,你喝过吗? 看到这里,你是否像小编一样, 哼起了这儿歌呢: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哩哩啦啦二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