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炮”是什么?居然激发高超音速飞行器设计灵感

2017-01-02 23:17

19世纪中叶人类开始尝试在铁道载具上装上火炮,以达到可移动作为远程打击力量的目的。随后经过不断改良及增大火炮口径,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达至高峰。由于战败关系,直至1933年,德国纳粹不顾凡尔赛条约重整军备,将铁道炮进行重点发展。

图注:二战德国280mm“利奥波德”列车炮

管长21.54米口径28cm射程达60公里的K5(E)“利奥波德”列车炮由前后两组6轴各12个铁道轮的平台车承载,可作360度旋转。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使用一系列大口径远程列车炮提高射程很感兴趣,于是就用列车炮进行试验,结果意外地发现,一样的炮弹和装药,当从海拔较高的地点发射时其射程会比在低海拔地点发射远得多。

图注:“银鸟”空天轰炸机想象图

火箭专家尤金.桑格尔由此而产生了灵感,并于1940年为了满足希特勒"跨过大西洋轰炸美国"的设想,而设计了一种惊世骇俗的先进飞行器,这就是"银鸟"空天轰炸机。1948年,当时还是美国陆军上校的钱学森在研究了德国技术资料后,提出了一个新设想。与桑格尔不同,他认为只要有足够先进的热防护技术,就能让飞行器在特定的高度层以高超音速持续滑翔飞行。这些都是现代高超声速武器的最初发展源头。

图注:“银鸟”空天轰炸机结构示意

美国在高超音速飞行器领域起步早,但技术处于保密状态,外界很难从中吸取什么经验。中国独立自主进行高超音速技术研发,表明了中国推进国家科技发展的决心,2016年4月22日,外媒报道中国在山西五寨进行了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HGV)的测试,代号为WU-14的高超音速武器最高速度达十几倍音速,滑翔飞行高度8公里,最后准确命中数千公里外的靶标,将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研制高超音速飞行器远远甩在了身后。

美国国防部研发的高超音速飞行器HTV-2构想图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