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中国地名:湖南安化·黑茶·廊桥

2017-01-02 07:32

一说湖南安化,人们一下就想到黑茶。广告很厉害,潜移默化地进入了人们的脑子里,稍有牵引,马上浮现出来,消费时代着实厉害,它也在控制着人。

安化的黑茶确实有名,但不是现在有名。最早有此记载的是唐朝,唐皇以产地(安化县渠江镇)赐名:渠江薄片。尤其到了明代,安化黑茶被定为贡茶,也从此成为中国黑茶最大的生产基地。

安化,属湘中的梅山文化核心区域,学者将这种神秘古朴的民间原始文明文化生态,称作巫文化。梅山文化不仅在安化、新化一带,而且覆盖了湖南四分之三的地域,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湘楚文化,比如宗教信仰、民间风俗习惯等等,都是黄河流域的人们没有见识过的。

安化,古已有之,但没有县制名字,为长沙郡或益阳县管辖。晚唐,藩镇割据,湘中梅山土著民族攻击县城,不听朝命,要求州不要统,县也不要辖。这种局面,历经五代至北宋中期,没有变化。什么时候有县的名字呢?起于宋代。有史料记载:“本为梅山蛮地,宋熙宁六年,收复其地,置安化,”取“归安德化”之意。

人们都知道安化的黑茶,但是,不一定知道安化的廊桥。一说廊桥,自然会想到《廊桥遗梦》,那是浪漫爱情,以一桥系之,而安化廊桥,却是与那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安化人,管这种桥,叫风雨桥。

为什么安化人要修建那么多廊桥呢?是因为本地黑茶的运输。茶马古道,说得是西南地区,以马帮为运输工具的民间商贸通道,而湖南也有一条运茶古道,由资水向北进洞庭湖到汉口,经襄樊到山西太原,北上张家口到库伦,再到中俄边境的恰克图,通向俄罗斯和欧洲腹地。

安化地名就是平安的意思,而安化人修那么多风雨桥,就是为了让这些桥,与驿站、码头、渡口相连,形成一张交通网,让运茶人安全、快捷,让自己的茶卖得更好。他们每家每户出钱建桥,还要选出负责人的人,来守桥护桥。还有一个乡人自我管理的组织,叫桥会,负责建桥筹款、建桥、看桥、修缮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了共同的利益,他们团结起来。

安化境内多河流,且雨季凶猛。所以,安化人在风雨桥的主桥墩上,都石刻出巨大的蜈蚣浮雕。他们相信“蜈蚣克龙”的说法,靠蜈蚣护好桥墩,让桥稳固,让过桥运茶的人顺畅。是啊,买茶的客商来了,卖茶的马队出去了,这里的茶,才能卖出去,大家才受益。

安化是一个自己借势挣出来的县名,这样的名字,在中国地名上很少见;安化,也有茶马古道,同样为人鲜知;安化廊桥,连接起产茶区以及外运的通道,依然不为外人所知。这样的地名,很吸引我。因为我从一个个这样的地名里,知道了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以及这些东西背后的历史渊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也是一个人的根。跟我一样,喜欢中华文化的读者,请关注我:醉草入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若有不对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zl@nla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