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陀太空讯宇宙的命运将何去何从,科学家认为从宇宙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一切都已经定下了,宇宙常数精确控制着所有天体行为。根据多元宇宙理论,在宇宙之外还有其他宇宙存在,有些无法诞生生命,有着很快就提前寿终正寝,但由于我们的宇宙有着适合生命存在的常数,我们才得以存在。以至于出现了一个悖论,到底是宇宙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这个宇宙?宇宙中所有的天体、物质都有终结的那一天,那么宇宙是否也有末日?
科学家在上个世纪发现,研究人员直接测量出现代宇宙学中星系膨胀的速度,就表明一些关键的参数—哈勃参数—描述宇宙膨胀速度的重要参数--是变化的。而这些参数与星团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这种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颠覆性的认识。古代宇宙的物质组分是恒定的,但是现代宇宙却不是,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这是为什么,这种矛盾可以通过暗物质衰变假设来解释。

这个假设是说,在早期的宇宙中存在比现在还要多的暗物质,但是一直处于衰变中,一旦宇宙的熵接近无限,那么末日也就到了。
科学家认为让我们做一个假设,暗物质包含一些常规物质,比如说质子、电子、中子、中微子、光子。但是其中一种组分中包含“长寿”的不稳定粒子。在大爆炸后很多年的合成氢时代,这些物质依然存在于宇宙之中,但是直到现在他们消失了,衰变成中微子或者相对论性粒子。在这种情况下,合成氢时代的暗物质含量与现在的含量相比,肯定会有差异。

研究人员分析比较了普朗克的数据和DDM、ΛCDM模型的数据,结果显示DDM模型的数据与实际的观测数据更协调。但是,引力弹弓效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DDM模型中暗物质衰变所占的比例。使用不同宇宙学效应的观测数据,研究人员可以计算出暗物质中衰变组分的比例在2%-5%左右。这意味着现在的宇宙与重组时代相比,暗物质含量减少了5%。我们现在不能够知道这种不稳定物质衰变的速度有多快,因为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模型。

根据假设,大部分天体周围都分布这暗物质,比如银河系。当太阳系运行到银河系的暗物质聚集带,就会扰动柯伊伯带上的小行星,本来它们运行的轨道都处于太阳系外侧,在受到暗物质引力干扰后脱离轨道,有些就会向地球方向飞来。这就是所谓的暗物质威慑地球的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