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新能源,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无穷的机会

2016年12月13日——15日,每两年一次的国际电力展会(POWER-GEN International)在美国奥兰多市拉开帷幕,作为中国智能电力领军企业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会员的泰豪科技,以“电力创新在中国”的主题亮相本次展会。

奥兰多是全球最大的发电企业展Powergen两大主办城市之一(另一个为拉斯维加斯),对于从事电力行业的人们有着无限诱惑,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它所处的美国佛罗里达州几个有趣的电力行业属性:第一,佛州是全美第二高的年净发电量——230亿度电,第三高的装机容量——5千9百万千瓦,但这还是满足不了州内的电力需求。佛州是美国五大能耗州之一,电力供不应求的状况使该州在电力市场开放的脚步一直停滞不前。第二,佛州的气候很好,四季如春,光照条件极佳,但是目前这里的新能源发电比重并不高,只占总发电量2.3%,而且十分之九是生物质发电。当然美国人也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当地的电力公司计划到2024年把三分之二的新能源新增装机都定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第三,佛州地处墨西哥湾附近,有着丰富的天然气储量,发电的主要一次能源是天然气。此外天然气发电属于清洁能源,燃气轮机的启动时间很短,可以和新能源发电形成很好的互补。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3天的展会下来,我们却发现,在欧洲和亚洲都已经近乎于坚定不移的准备发展新能源的时候,美国及美洲的很多国家还处在一种完全不一样的定位和思潮当中。

图1:Sanford电厂全景图(来源:网络图片)

从12月13日到15日,展会一共举办3天,主办方很周到地在前一天安排了参观当地不同类型的电站以及考察西门子风能培训中心等,让展商有机会了解当地能源及发电行业的情况。做为国内备用应急电源的市场领导者,泰豪电源事业部事前就定了参观佛州主要的电力供应来源-燃汽电厂。展会主办方推荐的是St.Johns河边上Sanford电厂(图 1),这是一个1925年就建立的燃油发电厂,2000年改建成技术先进的热电联动发电厂。来自各国的电力专家共30余人在发电厂的会议室内,听取了Sanford燃汽发电厂的介绍报告。整个报告从发电厂的历史到现状,从燃汽轮机的发电原理到废气轮机的技术优势,从发电厂的风险管理到发电厂的员工福利,把电厂运营的专业性以及员工自身的公司文化培训,在短短30分钟内的报告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接下来实地参观4台180兆瓦的GE-7FA燃汽轮机和一台490兆瓦的福斯特废气轮机为单位构成发电机组,目前电厂主要有两个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010兆瓦,相当于一个大亚湾核电站的装机容量,但是整个启动时间只需要15到20分钟,可以快速满足电网对调峰调频的要求。而整个电厂人员最引以为傲的是,他们电厂对环境的影响很少,虽然需要用旁边St. Johns的河水对发电蒸汽降温,但是通过内部废热循环利用机制,可以保证对河水温度不会产生影响,“渔夫可以放心得在附近捕鱼”。讲究效率、追求环保,对传统电站实施改造而更加适应环境的要求,美国人在坚持着自家的新能源发展流派。

因为国内迅猛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很多中国企业也参观了奥兰多会展中心的光伏发电项目,该光伏发电项目投资800万美元建成,年发电量1.5GKWH,但年维护费用只有1万美元左右,所发电全部自给自足,5-6年全部收回成本。从建成投产运行至今,已收回全部投资。目前,每年能够提供场馆能源需求的20%左右,而且,据场馆能源经理介绍,会展中心规划继续开发清洁能源利用项目来满足场馆的能源需求,计划到2020年,清洁能源提供场馆能源需求的40%。实际上这个光伏发电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或方案并不是当时最先进的,之所以取得成功,还是项目建成后的运营做得比较成功,归结为:一是项目立足于经济效益,有长远的规划,尤其是后期的运营规划。二是项目从建设到运营都注重了专业人才队伍的保障与培养,其首席运营官非常专业的讲解及对未来的规划与设想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个项目带给我们最大的思考,就是对技术的采用未必要追求完美,而必须兼顾运营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接下来的三天展会在奥兰多市橘郡的会展中心进行,共有1400个参展商,来自全球105个国家2万多个电力专家参加了展会,3天内举办了多场分论坛和培训,涉及电力行业的多个领域,包括:储能、控排,燃气涡轮技术、行业趋势及优势发电技术、离网发电、发电项目融资、电厂绩效、数字电厂等,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电力展会。做为以发电为主题的展会,自然离不开西门子、GE、Emerson和ABB这样的全领域巨头,也有在某个专业领域有特长的国际公司,比如ASKA,Shell,SEL等。当然,每个展会的举办地和当地的市场开发是息息相关的,Powergen也不例外,北美当地能源企业Westar Energy, North Western Energy以及电站相关的咨询公司,比如Stanley Consultants等,也是展会的主要力量。根据官方调查, 89%的展商的主要目标是参与到北美的发电市场。

众所周知,北美尤其是美国的市场是最难进入和占领的市场,但依然有十几家中国企业通过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的组织,参与到了这次展会。这些企业凭借自身技术的不断升级,在“创新电力在中国”的主题下,逐步寻求向北美地区以及世界展示中国在智能电力的发展成果,展示智能电力的解决方案,突出中国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创新以及引领地位。

图2:奥兰多橘郡会展中心外景

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的强项和巨大潜力:

1.能源互联网的各层面深度应用不可限量。这次展会安排了70多个论坛,30多个新品介绍发布会,除了一些传统的主题外,大家关心最多的话题包括电厂数字化后面对信息安全问题以及储能技术的市场模式等。GE把电厂数字化解决方案放在了重点的位置进行介绍,通过互联网把电厂的设备数据放到云端由制造企业或者电力运营商统一进行监控和分析,运用大数据的技术,可以更准确了解设备的状况,进而给电厂提供各种类型的解决方案,就像GE Power的CEO Mr. Mckennedy说那样,“我们现在不需要发展新技术,只需要把现有的技术转换出成果”,就可以满足客户对电厂发电效率的追求(来源:Powergen Video)。但由于黑客对互联网的侵入,尤其在关系到民生的发电领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是数字化之路要解决的重要重要议题,这对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储能的商业模式是近期各大电力展的热门话题,Powergen也不例外, Parker-Hannifin等企业也在展台放置了公司在储能技术和新能源结合的解决方案,但是如何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也是各企业在寻找的方向。而中国正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结合的最好的市场,各展商在了解到中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情况后,也都流露了惊羡的态度,纷纷涌向泰豪这样的能源互联网领军企业的展台了解目前的商业模式。

2.以中国为主的亚洲比重越来越大。中国的参展公司在这次展会中涉及到各个电力领域,包括电站EPC服务,备用电源、输配电设备的制造以及电网解决方案等,智能电力的创新形象逐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来。在西门子、GE的展台上也出现了中国的员工介绍公司的业务,各巨头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在老牌欧美的公司旁边,亚洲公司的展位也占据了主要位置,三菱重工、Doosan的大型展位都非常吸引访客的眼球,在展位中间还出现了韩国展商一条街,集聚了一些韩国中小企业在这里参展,每家的展位虽然不大,但是产生的集群化效应,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3.展台的表现形式越来越虚拟化,中国企业在这个维度的表现可圈可点。公司的展台展现的不仅是公司的产品,展示的也是公司的文化和对用户的态度。在VR和AR技术充分运用的今天,在高科技公司的展台上已经很少看到整台的设备,取而代之的是虚拟的产品展示,带上VR眼镜,人就可以真实坐在电厂控制室操控整个电厂的发电,也可以徒手打开一个工作的燃气轮机,看看它的工作状态。与传统欧美大企业一竿子插到底大包大揽不同,中国企业更注重跨领域的合作。比如泰豪科技和专注商业智能的上海致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把整条生产流水线用VR技术带到了现场,让客户对中国制造的发展有了更直接的了解。同时还和旗下的动漫公司合作,一起制作了引人入胜的全球首部能源互联网场景动画宣传片,获得了中外嘉宾的交口称赞。

4.中国展商的沟通越来越国际化。从新能源到全球能源互联网,从数字化到虚拟电厂,展会是一个生意场,也是各种概念碰撞的好地方。展会主办方安排了两次早餐会,给所有展商扩展人脉的机会。以往由于语言文化等原因,很少出现中国人的面孔,现在也逐渐有中国企业家出现在这样的社交场合,和欧美电力大咖们一起在餐桌上共同探讨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仅如此,不少中国企业还专门准备了酒会,招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和伙伴,ABB等企业的电力专家在酒会里感受到中国电力人开放和热情态度。

Powergen展会从侧面揭示了这个行业不少的趋势:它在世界上已经成功举办了25届,在刚结束的2016年展会中,94%的展商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主要目标:获得了客户以及新的合同;98%的访客了解了市场的动向以及拓展了人脉。

通过这样的舞台,借着能源互联网市场起步带来的契机,中国的电力人完全有自信和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国际化品牌:迈向新能源,坚定不移地实施全球战略,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无穷无尽的机会和难能可贵的全球化经验。(沈沂君 廖宇 李越)

(责编:庄红韬、赵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