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时代的布道者,还是成功学骗子?

FROM:图片来源网络

首先,感谢罗振宇!

虽然今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说不上如何让人脑洞大开,但至少让人们在习惯式的歌舞升平的新旧跨越中,多了一点知性和哲思的色彩,更庆幸的是,这一次的跨年事件发生地,就在深圳。

作为“资深”螺蛳粉、以及自认为的“深圳主义者”,瑞先生从节目一开始,就坐到了电视机前,直至罗胖挥手再见。上一次在电视机前连续坐4小时,还是在好多年前的农历年假期,深夜追看四集连播的《乔家大院》,那时候觉得马伊琍,真的漂亮。

今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罗振宇为大家带来了五只黑天鹅:时间战场、服务升级、人工智能、认知税和共同体危机,关于演讲和内容,很多人都看了直播或后期的各种文字和总结版本,这里不再展开。

当然,这“五只黑天鹅”,并不是2016的特有现象,甚至相关的概念和观点,也说不上新颖——

例如:时间战场和服务升级,但凡对《体验经济》稍为熟悉的朋友,其实并不陌生:体验经济=产品+场景+服务=难忘时刻,对于需求和市场来说,空间和时间,物质和精神,从来就不是割裂的概念;

而关于认知迭代和共同体危机,只要对营销知识有较为系统的学习,也会略知一二,例如,现代市场营销奠基人之一的科特勒,早在20多年前就提出了:市场,不是产品的市场,而是认知的市场;关于心智占领,《定位》中则有更详尽的阐述,社群和亚文化,也不是互联网时代才出现的概念。

当然,说这些并不是为了否定或贬损罗胖的洞察和观点,相反,正是罗胖独特的话语风格的传播影响,让很多原本属于“专业”范畴的知识和概念,逐渐成为更多人所认知和理解的常识和共识;

并通过一场妙脆横生的脱口秀,几个核心关键词,为大众勾勒出一个时代和产业大致的轮廓和面貌,此等功力,望尘莫及,此等功绩,善莫大焉!

与此同时,罗振宇及其罗辑思维,不仅在互联网时代,担负着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布道者角色,其自身,也是新时代商业模式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从最早“你身边的读书人”的内容创业,到后来的社群商业模式,再到现在的知识服务商,罗辑思维的快速成长和与日俱增的品牌影响,为互联网时代创业提供了标志性的“精益”范本。

正所谓说得好,不如干得好,罗胖说做两不误,或许也正因为如此:罗氏门徒无数,并持续在增长当中。

然而,懂得了很多道理,并不代表就能过好这一生,听过很多罗辑思维,也依然不能让你获得真正的升华!

相信,如此感悟的人不在少数。

瑞先生是最早关注《罗辑思维》的粉丝之一,初期还向很多身边的朋友推荐过这档节目,但去年开始,关注越来越少,相关的视频节目也只是零星点点,为什么?原因很简单:

有一天,当瑞先生企图去回想:这一年多的时间,从罗辑思维中真正记住和吸取了什么的时候,竟然大脑一片空白!这种感觉实在太可怕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瑞先生小心拨弄了一下:

首先,罗辑思维的“知识”输出属于多维切面型,而非线性深度型,各种新奇的视角和观点,对于初次接触者来说,无疑是兴奋的,励志的,甚至能带来脑洞大开的即视感,然而,短暂的兴奋期过去后,会越来越无感。

这也是碎片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信息、资讯和观点,如同雪花般漫天飞舞,但当你企图将其握在手中,却最终得到一片空无。

当然,问题其实并不是出在罗辑思维身上,更不能因此而否认罗辑思维的价值,如何在雪花飞舞的年代,保留个人的深度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并巧妙的从雪花中得到启发和吸取养分,或者这才是更正确的态度!

其次,罗辑思维确实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洞察和观点,例如:时间战场,帮助用户节省时间,或为用户创造美好时刻——这对大多数人的工作和创业,都相当具有指导意义,然而知易,行难。

任何战略观点和创新实践,中间需要跨越巨大的鸿沟,从概念到落地,也是一个漫长而周折的过程,创新和传统之间,也有着难以割裂的联系。而我们大多数或缺的,恰恰是罗胖子所一再强调的死磕精神。

伟人说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而不行,很多时候,反而会带来更多的混乱和虚空。

网上有不少人将罗辑思维定义为新时代的“成功学”,对于这一点,瑞先生并不认同!

虽然罗氏风格的表演,确实很容易让年轻人着迷,个人崛起,U盘化生存等创造性词汇,也充斥着变革者的热血和情怀。

但作为一个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和产业观察者,罗振宇及其团队还是很好的完成了自身的任务,起码目前在这个领域,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在趋势洞察&大众传播的结合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而作为一个互联时代创新商业模式的实践者,罗辑思维的发展和成长性,有目共睹。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关于罗辑思维的负面和争议越来越多,但罗辑思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乃至其出色的自我营销能力,依然有很多直接思考、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无论我们如何抗拒,碎片化和多样性,是这个时代最本质的特征和存在方式,也正因为如此,保持专注和精进,更加难能可贵;并且,在独立思考的同时,我们看待这个世界,也需要更多的角度和好奇心。

与其抗拒冬天的到来,不如学会欣赏雪花的美丽,任由四季流转,做时间的朋友!

2017第一个工作日,与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