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标题:乐视网:公司运营正常 正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及引入战投)
乐视垂直产业链整合业务涵盖互联网视频、影视制作与发行、智能终端、大屏应用市场、电子商务、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等;旗下公司包括乐视网、乐视致新、乐视影业、网酒网、乐视控股、乐视投资管理、乐视移动智能等。12月14日讯乐视网今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关注到的媒体报道《乐视惊魂一秒:贾跃亭64.81%质押股票一度跌破平仓线》中的平仓线等数字不实,文中结论纯属臆测,具有严重的误导投资者倾向。经核查,公司运营一切正常,基本面未发生变化。中金网12月15日
乐视网还表示,公司正在筹划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资本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事项。乐视网股票于2016年12月15日开市起继续停牌。预计继续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乐视事件回顾
惊魂一秒:贾跃亭64.81%质押股票跌破平仓线?
12月6日,乐视网报收35.8元每股,下跌7.85%,盘中最低价为35.01元每股,几乎触及跌停。
有报道指,贾跃亭有一笔乐视网股权质押平仓线为35.21元。也就是说,乐视网盘中一度跌破该笔股权质押平仓线,而这笔质押股票总计50733.23万股,占贾跃亭持股比例高达64.81%。
但乐视网跌破平仓线后,股价随即被迅速拉起,收盘价格也小幅高于平仓价,似乎有资金入场救火。
此外,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26日,贾跃亭累计质押77.74%所持乐视网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32.79%。
77.74%的质押率,尚还有一定缓和空间,却也面临着一些比较尴尬的问题:35.21元每股的收盘价,已经离第一道平仓线一步之遥;但无论是继续质押还是抛售套现,都会向市场传达资金链进一步紧张的信号,不利于股价。
券商人士还表示,对以不同价格进行质押的股票而言,倘若最上层(质押价最高)股票爆仓,在市场抛售压力与质押方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发生连锁反应,形成“踩踏”事件。
还有私募人士认为,乐视网若出现融资爆仓,严重的后果则是可能引发恐慌性撤退。乐视网50亿元融资盘风险不容小觑,若引发融资盘踩踏,或引发“多米诺”效应,导致乐视网股票更大幅度下挫,而贾跃亭和整个乐视,将面临更大的股票质押危机。
一个月,市值已蒸发169亿元
自11月2日以来,乐视网在1个多月内累计下跌19.24%,市值蒸发达169亿元。
乐视的这场风波始于“欠款罗生门”。
目光回溯到11月2日。当天,微信公众号“独占鳌投”发布一篇关于乐视的消息,题为“传乐视欠供应商一百多亿被拒供货,乐视股价大幅跳水”。该消息称,美国媒体认为乐视造车存在夸大吹嘘,美国地方政府曾发出警示,认为乐视拖欠建厂工程款,可能导致工厂进度往后推迟。
11月6日,贾跃亭发布全员信,反思公司节奏过快,称近几个月供应链压力骤增,加上一贯伴随LeEco发展的资金问题,导致供应紧张,对手机业务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往后,乐视欠款门进一步发酵。虽然乐视始终否认存在巨额欠款,但乐视网股价一直跌跌不休。
而早于11月,自从今年6月3日复牌之后,乐视网股价就一路低迷,在复牌当日达到60.98元/股的高点后,一路下跌,已经下跌超过了40%。
乐视市值单日蒸发1.45亿美元
随着中国科技巨头乐视将大幅裁员的传闻广泛流传,投资者本周二纷纷开始逃离。截至当天收盘,乐视股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大跌近8%,收于约5.21美元(换算价),市值单日蒸发1.45亿美元。
对于任何一家裁员传闻满天飞的公司来说,它们难免将遭遇难捱的一天,但乐视周二的数字越来越像是长期趋势中最新的一次下滑而已。今年夏天,乐视的股价还高达近8美元,在11月初也仍远高于6美元。但是之后,该公司爆发一系列现金危机,股价如流水般一路向下。尽管该公司在当月晚些时候宣布获得新一轮6亿美元融资,但这显然仍不足以打消投资者的担忧。
这种大跌很可能不会在周三继续,但是其股价也不太可能反弹,并收复周二的失地。
对乐视来说最糟糕的情况是,大量投资者开始失去对该公司的信任。眼下,乐视刚刚踏足美国市场,其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也远远没有眉目,纵使该公司有再多的未来增长途径,如果没有持续的外部资金注入,这些野心也很可能无法实现,尤其是自动驾驶汽车项目。
虽然相较深圳股市的投资者,风险投资者很可能更愿意为乐视的长期未来下赌注,但在风险投资入场前,乐视能够流失的市值已经只有这么多了。
警戒线争议
横盘数日之后,12月6日一根近8%的长阴线将乐视网股价拖至35元区间,一时间,对贾跃亭股权质押是否触及平仓线的关注升温。甚至有消息称:“贾跃亭有一笔乐视网股权质押平仓线为35.21元,这笔质押股票总计50733.23万股,占贾跃亭持股比例高达64.81%。”
次日,贾跃亭似乎是回应市场传闻,在微博上转发了来源标注为“腾讯财经”的文章,该文称乐视网对贾跃亭平仓危机给出的回应是:“传闻中的平仓价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纯属臆测。”
市场争议声声,贾跃亭“平仓”传闻是否空穴来风?
对此,记者从一名接近乐视信托计划的专业人士处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每股35元左右只能说是公司的股权质押平仓 警戒线 ,总计50733.23万股的股票质押并不存在 一刀切 的成本。真正的平仓线应该是低于这个价格的,但应该不会低太多,因此参与股权质押的机构目前仍有一定的安全垫。”
记者从中证登获得的数据亦显示,贾跃亭所持乐视网股份的质押非一次完成。这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专业人士的说法:“每一笔质押的成本并不是一致的,与当时的股价和融资成本相关。”
不过,该专业人士也表示,按照一般的做法,在接近“警戒线”的情况下,质押方很可能会开始着手寻求解决方案,一方面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另一方面以备最终走到处置这一步时与“接盘方”谈条款。
该专业人士据此判断,在乐视网二级市场价格接近贾跃亭质押“警戒线”的情况下,贾跃亭最好能找到更多资金“活水”来驰援乐视网。
事实上,部分私募对之反应较快。有来自资管通道的消息称,已有私募表示出“接盘”乐视网质押股权的意愿,并提出以资产证券化(ABS)的方式,以较合理的价格获得乐视网股权。此外,一些私募甚至考虑通过成立产业并购基金,从而以股权方式介入乐视网。
相关阅读
从乐视供应链事件看出华为到底有多可怕!
虽然立冬,但在手机圈却热闹非凡。11月7日下午乐视生态官方微博截图晒出小米创始人在公开场合“黑”乐视贴图,并回应称“如果黑科技就是黑竞争对手的手段,那您的黑科技多得罄竹难书。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湿脚。天在看,做人一定要积德。”
紧接着小米公司认证微博“小米公司发言人”回应:“请乐视正视自己供应链欠款问题,不要企图用卑劣的手段转移视线。请告知股民和用户到底欠了供应链多少钱。”并晒出乐视生态贴图。
虽然小米否认“雷军微信聊天”贴图的真实性,无风不起浪就在小米与乐视对撕几个月前,有爆出乐视就因为几千万的欠款问题跟工厂方面产生了争执。乐视也曾收到美国内华达州政府的警示,称乐视拖欠建厂工程款,可能导致汽车工厂进度往后推迟。
有网友爆料,乐视到期货款不付,被拉横幅声讨,另外乐视员工自曝内部已通知业绩停发变相降薪。
事实上,通过细看乐视第三季度财报可以发现其总资产约288.7亿元,比去年底增长了70%,但负债余额约189.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65.7%,虽然较去年的77.5%有所下降,但高额的负债和负债率无疑加大了资产管理难度,存在一定的偿债风险。
而近几年贾跃亭还频繁进行股权质押,并将资金注入乐视非上市公司体系。
要知道,股权质押大多是在资金周转困难、资金流紧张或是借新偿旧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现在的乐视无疑陷入了资金紧张的困境!
乐视到底欠不欠供应商货款?欠多少?
位不愿具名的供应链知情人士透露,乐视每月的采购金额在20个亿左右,因为生产的设备数量是在200多万,而单台平均是1000多元成本,手机生产时长大概在3-6个月,所以欠款规模应该是在100亿左右。但有账期对于厂商来说是正常的,但就已经逾期的欠款规模而言,可能只在40亿-50亿左右。
一般情况下,手机公司和供应商之间资金周转是“6+3模式”,即收货6个月后乐视向供应商支付信用汇票,供应商在收到汇票后3个月拿到现金。但供应商在年终将至的时候会有资金压力,如果不把账收回来用于物料支出、员工年终奖等,工厂也会出现倒闭危机。所以现在许多供应商对于乐视都会采取更为保守的手段,一般会由此前的账期交付模式改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也有一部分供应商对乐视停止供货。
目前看来,大型供应商对于乐视的欠款不会有大损失和影响,但如果乐视真崩盘收回的可能性极低。而对于小型供应商乐视的欠款会直接涉及公司全局发展,因此会有上诉的可能性。
为何说从乐视对供应商态度折射出华为有多可怕?乐视疯狂跨界竞争与扩张无疑对其资金流造成极大冲击,从而被爆出与供应商决裂。而多年来华为给供应商的印象与乐视呈鲜明对比。
采购管理专业是好印象之一,华为为统一物料族策略、集中控制供应商管理和提高采购合同管理效率,不仅建立专门物料专家团还为供应商提供基础性保障。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华为间接供应商透露,他平生遇到最紧急的一个订单是,客户当天提出订单要求,第三天就要求提货。但第二天,正当他调配生产线和人力、资源开始全力生产时,客户告诉他,该订单又取消了。而出于安抚供应商和弥补损失的惯例,华为会继续采购订单供应商生产出来产品,让供应商损失降到最低。
众所周知华为对于供应商要求极为苛刻,但华为也极其遵循公平透明的原则,华为采购都是通过招标进行,物料专家团负责评估供应商资质和产品质量(决定合格供应商的名单和等级以及采购份额)。供应商更愿意忍受华为无休止的砍价和诸多要求,因为规则公开透明,这样至少结果是相对公平的。
付款及时准确是华为吸引供应商的另一个原因,一位华为的供应商透露在跟定华为之前,他曾经跟其他的厂商合作过,却发现自己总是要被迫去“搞定”该企业财务部里的某个关键人物,而跟华为只要一谈谈妥,结算都是非常及时准确的,所以他宁可跟华为这样说话算话的客户以90天的账期结算,也不愿意跟一个没有信用的公司签30天的付款合同。
供应商反馈受理平台为所有供应商提供保障,为了受理所有与采购相关的问题,包括供应商针对华为员工或某部门的不公平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的投诉,华为专门设立供应商反馈渠道。供应商可以将信息发至平台,确保所反馈信息的保密和快速响应。供应商可以坦诚地让华为知悉自己的顾虑,同时也帮助华为遵守其诚信的承诺,目的在于促进与供应商更为开放、有效的关系。
与供应商礼品与款待,礼品并不能华为和某供应商的业务关系,采购人员和他们的家属都不能从供应商处索取任何“好处”;而与供应商打交道的华为员工可以接受符合惯例的业务款待,但必须提前征得直接主管的同意。
华为用近20年的时间才打造出现在商业帝国,现在的成功与其稳定的供应链密不可分,这也更加突显为何从乐视事件能看出华为在国产手机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