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创新 开放共享未来

2016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隆重开幕

科技传媒网讯 12月9日,由国家科技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东莞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科技厅承办2016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在东莞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广东省政府副省长袁宝成,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科技引领 开放共享

2016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启动仪式

据了解,本届合作周以“科技引领 开放共享”为主题,时间将持续到本月11日,有29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来自德国、巴西、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的重要外宾,以及泰国、厄瓜多 尔、以色列等近30个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代表参与。展览总面积20000平方米,根据今年的主题和内容,按照“两圈两路”的 展览规划,设立四大专题展区和两条参展线路。其中,“两圈”分为“核心圈”和“外围圈”,“核心圈”为“科技引领→创造未来”展区,设在主厅,呈方型,主 要聚焦前沿关键技术突破和重点科技成果展示;“外围圈”设置“科技引领→金融助力”、“科技引领→智慧生活”、“科技引领→智能应用”等三大展区,呈不规 则形状,主要聚焦社会民生、科技金融、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科技成果展示。同时,在“核心圈”内,设立“一带一路大道”和“创新创业走廊”两大区域。

广东省政府副省长袁宝成等领导现场巡展

科技合作周上环保新能源抢眼

本届合作周致力于拓展与东盟、独联体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欧美国家的科技合作,并结合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以及国际创新创业新趋势,集聚机器人、智能装备、3D打印、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新技术,融合项目、技术、资金、人才、载体等创新要素,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的优化升级。

科技合作周获得领导高度评价

2016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开幕式现场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在致辞中表示,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科技发展进入到由量增长向质飞跃转变的历史性新阶段,科技发展成绩斐 然,高新区、双创、国合基地等创新区域和创新载体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辐射极和创新引领区。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强劲、对外开放程度最 高的省份之一,经济国际化水平较高,基础设施条件完善,科教人才资源丰富。广东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作为广东 开展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活动,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作已成功举办十二届,成为立足东莞、服务广东乃至全国的对外科技合作交流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广东产业转 型升级。

广东省政府副省长袁宝成在开幕式上致辞

广东省政府副省长袁宝成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广东省紧紧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强化科技发展国际战略布局,积极融入国际科技创新网 络,广泛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主动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全省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8%, 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7.3%,基本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已经和40多个国家建立科技交流与合作关系,签署政府间的国际科技合作协议达50多项,国 际科技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本届合作周以“科技引领、开放共享”为主题,举办首届中国科技创新论坛以及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智能制造、社会 民生等多个领域的专题展览、科技论坛和对接活动,必将为国内外有关企业加强科技交流合作提供良好机遇与平台,也必将为东莞、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科技合作周四大亮点精彩纷呈

首届中国科技创新论坛

据了解,本届合作周不仅优势凸显而且亮点突出:一是强化国际科技合作资源整合。一方面在展厅中设立“一带一路大道”,展示来自美国、英国、意大 利、以色列、日本等多个国家以及独联体、东盟的高新技术成果;一方面举办第二届中拉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论坛、第十届国际生物能源会议等多项国际科技论坛活 动。二是突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一方面在展厅中设立“创新创业走廊”,展示来自专业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孵化器、企业的创新创业成果,以及2016年中集智谷杯赢在东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暨 第二届赢在东莞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成果;一方面在展厅中设立“项目路演和产品推介中心”,提供一个舞台给各参加单位进行项目路演、创新成果展示 和科技产品推介。三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发动建设银行、东莞银行、中国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和东莞科技金融集团、东莞创新创业种子基金、广东科技金 融综合服务中心东莞分中心等本土金融机构参展参会,展示针对科技企业和 项目的投融资产品和服务,着力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推介。四是实现科技与民生领域的深度结合。针对部分科技展览试行市场化运作,面向有关科技 企业、机构进行商业化招商招展,集中展示高新科技在各应用领域的发展成果及带来的各种便利,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汽车、智能佩戴投影机、智能眼镜、 穿戴式电脑、智能安防、智能家居娱乐等各类智能产品,以及新型医疗仪器,高科技农产品等等。(张荣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