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熔炉》就能保护好孩子了吗?

有些电影每隔一段时间你就会在朋友转发的营销号微博、微信里看到它,“哭惨了”、“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这样千篇一律的转发语,结合朋友圈里一贯的鸡汤风格,会让你瞬间对一部电影产生厌恶。之前供稿过的公众号提出“把文字修改成适合居中排版的短句”、“多加影片对话截图”的要求,理由是“这样比较适合现下流行的阅读习惯”,我表示尽力而为吧,然后对方传过来一条当天准备推送的文章,《熔炉》。


《熔炉》确实是一部好电影,但也遭不住什么话题都扯上它说事儿。本身作为真实事件改编的小说和电影,加上电影对现实社会的反馈,让它拥有多方面可以展开的联系,所以列影单、凑图片九宫格之类的形式,总能在里面看到《熔炉》的名字。如果说“每个喜欢的电影的人都写过《熔炉》的影评”有些夸张,那么说“每个爱上网的人都看到过《熔炉》的介绍”应该不过分。毕竟“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这句影片结尾时悲壮而有力的话,已经成了口号式的朋友圈鸡汤,但《熔炉》在被反复咀嚼吞吐的情况下,其实没有改变我们的生活。


《熔炉》在韩国最终成为引发改变的推动力,而在我们这里却成为避之不及的话题,下架和隐藏的原因有说是犯罪题材会引发模仿,他们不愿意看到又一个《盲井》,“百色助学网”的案件前不久刚刚宣判,但电影里的这些罪恶远不止我们能够看到的,对弱势群体的伤害仍然在黑暗处发生。


身边的朋友、同学不少都有了孩子,但我们真的有信心能让孩子不受伤害、健康的成长吗?我在这里不想再提《熔炉》的剧情,特殊学校发生的事,或许父母们都教育过孩子遇到类似的事要怎样对待,不过潜在的伤害远远不止这一方面。

《只有我不在的街道》真人版去年上映,还是推荐观看漫画或者动画,电影的时长无法展现一些社会问题带来的冲击力。电影主线索围绕的是诱拐儿童,虽然有穿越这样花哨的设定、加上推理成分,但有了紧凑的叙事节奏和枝权状线索展开,把众多人物关系与主线一一交汇,构成了多层次问题揭露式的作品。“孤身一人的孩子会被诱拐”这样状况的产生原因有多方面,来自父母的暴力行为、留守儿童的生活、与他人交流的障碍等等,除此之外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问题引申到社会的信任危机。同样是以成人的视角融入孩子群体,重新审视曾经出现的各种问题,当我们长成大人之后往往会遗忘和忽视的方面,在这部作品里被再次呈现和放大,孩童时期造成的创伤,对每个人来说都会形成人格中一部分。


故事中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忘记“诱拐”,联合电视台对事件做了隐瞒,将它从孩子们的记忆中抹去。一个好的出发点并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父母的保护更需要基于沟通,真正去了解和信任才是消除问题隐患的关键所在。一部黑暗的“热血剧”当然会迎来好的结局,不过它指出的问题更值得反思。


抛开“校园霸凌”这样的网络热门话题,《告白》里的三位母亲形象的塑造在几年后想来更为重要。离婚后对孩子成长不加过问的母亲、对孩子过分宠溺的母亲、为死去孩子复仇的母亲,三者在灰暗的色调和慢镜中,和他们的三个孩子一起,围观中层层剖析了一连串悲剧生成的原因。引发思考的不只是孩子的犯罪,还有家庭的教育过失,在中岛哲也镜头技巧下的闪回和倒叙,揭示了社会层面对于孩子心理健康关注的缺失。邪恶的种子萌发于日常生活的画面,不只是在日本这样极端性格的民族,放到全世界也都是一样的。


回看我们自己的电影,多数显得矫情刻意,浮于真实生活之上,也许只有纪录片里的某些情节才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气息。《请为我投票》这部纪录片是本科时在专业课上看的,当时关注的重点是我们年轻时都爱谈的民主,其实这一场成分复杂的班长选举,背后展现的孩子世界里成人化的一面,以我现在的心态看来更加震撼。

三个候选孩子的表现反映出的是家庭教育和家长的缩影,看着他们稚嫩的运用着各种手段,拉动身边的同学,也对周围同龄人充满质疑和不信任。家长的参与不知道是否有事先安排的成分,当他们以成人的经验加入到选举中,向孩子传递出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世技巧,这些被放到明面上时,对权力方面的影射不言而喻。《熔炉》中的教会、警察、检察机关、法院这些意向,把成人世界的迷雾渲染的更加浓厚,就如同今天雾霾的红色预警。


地铁广告里雾津的“雾”已经散去,但说起“不让世界改变我们”,回想自己从孩童成长到现在,能做到这句话实在是太困难了。伊坂幸太郎说的“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真是太可怕了”,电影里的美术老师在努力重新成为一个父亲,现实中的我们能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