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点评王菲唱得烂,可是你没资格

文/沐丞


(图片来自网络)

01

前两天刚刚结束的王菲演唱会遭到了很多人的吐槽,在开唱前就因为高昂的门票价格被众多网友批评,多篇新闻报道“幻乐一场”会崩盘,但是演唱会如期而至,王菲一如既往地高冷唱完所有曲目。演唱会一结束就有很多“走音跑调”、“大不如前”、“有失天后水准”的评论不绝于耳,这多半是来自于在电视机前或是用手机看转播的网友。

演唱会结束后,著名的演唱家龚琳娜也发微博感慨王菲“唱砸了”,应该是这么多年来疏于练功的原因。有句话叫做“业精于勤,荒于嬉”,对于唱歌又何尝不是这样?龚琳娜作为一名专业的歌者,她对王菲的点评是出于自己对这个行业的专业。虽然很多网友说她是炒作,可是我认为她比那些五音不全的网友更有资格去点评。

网友对王菲演唱会的评价说得有错吗?其实也没有错,但是非专业人士去大放厥词地评价专业人士就是让人不舒服。你是有发表言论的权利,这是你的自由,就算你说得对,可是你的评论不过是噪音。是的,我的观点就是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做。

我曾经有次在Ellen秀上看到一次对歌手Pink的采访,当时也问到了一个问题,是Pink的一些关于某音乐奖项言论引起了网友的不少争议。Pink的回答很霸气,她就说“老娘我在这个行当搞了20多年,就是有这个资格去评论,你们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吃瓜群众没资格指指点点。”(大意是这样,我可能添油加醋了一些。:))说得挺好,我深以为然。


02

我是从事设计行业,遇到过太多外行指导内行的人,也遇到过形形色色、令人啼笑皆非的甲方。他们多半都是以自己是用户、自己是消费者、自己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来提出各种在我们专业人士看上去很不合理的意见。我相信这样的事情在很多行业都存在,我们都或多或少的遇到过这样站在自己背后指点江山的大神。不排除他们也会偶尔有正确的观点,但是就是让人不舒服。

一个设计师可能更愿意听到自己行业里专业人士的点评,指出方案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的可执行的修改意见,这才是有意义的,才能真正的帮助到别人。为了提意见而提意见,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鲜明,为了证明自己有品味而提意见,对真正做事的人毫无意义。

曾经有次罗永浩跟王自如在优酷上“约架”,因为王自如的Zealer工作室发布了关于锤子手机的评测视频,里面提到了很多锤子手机的问题,结果现场跟罗永浩对峙时被驳得体无完肤。王自如的评测有问题吗?其实多半也是大实话,但是那次我依然站在罗永浩的一边,并不是罗永浩有过人的口才,而是因为他是真正做事的人。罗永浩是做手机的,他更知道其中的艰辛,王自如不过是一个被友商“包养”的评测者,而对一个事物发表个人意见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

有句话说得好,真正做事的永远不要跟打嘴炮的争。


03

从2016年初开始写作以来,也遇到过形形色色的键盘侠,一上来就会对你的文章进行质疑,甚至对作者进行人身攻击。这些人对自己的做法美其名曰“言论自由”,有时候作为作者难免忍不住会去回复几句,因为你不回复有时候会让键盘侠们以为自己的意见正确无比,作者默认了他们的观点。但是,一般的结果都是会得到变本加厉的批评,还会被扣上“心胸狭窄”的帽子。

简书有个很好的地方,那就是也可以看到这些键盘侠们的“动态”,你同样可以看到他们点评其它作者的文章。不用说,大多数人的动态都是充满“戾气”的评论。很显然,对于他们来说指点别人的文章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曾经遇到好几个作者都在讨论有些读者过于“尖锐”,我就让他们去看这些读者的动态。大家看完后都释然了,哦,他们就是那样的。

作者的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更确切的说是写给认同自己的人看的,作者希望跟读者进行相互尊重、友好的交流和讨论。作者其实更想看到出版社、编辑、其他作者提出的专业改进意见,如何写得更好,而不是你随口而来的几句批评。你的批评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短暂的快感,但是对于他人毫无益处,更重要的是你的所作所为早就被记录,早就在互联网这个照妖镜下被一览无遗。别人写得不好,你不认同,你自己去写啊。

有人说,电影评论者可以不懂拍电影,小说评论家可以不懂写小说,美食评论家可以不懂烹饪,我一点也不认同。电影节的奖项还是要专业的人去评,征文比赛还是要资深的作家去评,设计大赛还是要设计大师去评,唱歌比赛还是要歌唱家去评,食神首先自己得会做菜。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这样才是公平。观众、消费者可以评论、可以打分投票,那是对你的一种尊重,但是可别把这种尊重认为成自己也成了专业人士。

所以,不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