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总认为不适合练球
很多孩子家长,认为我们家孩子在初级班时间比谁谁谁长好多,一定是我们家孩子太笨、练不好等原因。其实不然。天赋是决定是否可以成为世界一流选手的,而不是说天赋一般的人就不能练到特长生中的一流选手。作为家长一定要明白,肯定有天赋好坏的人,但是天赋好的一周练一次永远打不过天赋不好的一周练3次的。勤能补拙永远适用于中国人。羽毛球这个运动就是咱们中国最棒,为啥身体条件更好的白种人、黑人都不如咱们?
误区二:孩子老不能升班
有些家长总着急让孩子进入下一个阶段。其实这样的情绪会造成拔苗助长(一定要明白任何教练绝对不会故意不让你去哪个组,而是你的确现在达不到),并且让自己的孩子没有学会更好的耐性。要知道羽毛球不仅仅是打到球、练会动作就能打得很好。而其实最关键的是场上的意志力和耐心。因为羽毛球的特性就是持久,而不是一蹴而就。在单打比赛中,有时候一个球能打四五十回合,甚至双打有的比赛中打出一百多回合。没有足够的耐性,早在前几拍当中就赌一把(八成会失误)。而正式因为羽毛球的这种磨练,我们羽毛球运动员在未来不从事羽毛球时候也依然有足够的耐性和韧性来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我相信这也是家长们所希望看到的。
误区三:搞体育的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这个老观点,我估计现在还这么认为的已经不多了,但是可能有些家长依然这么考虑问题。其实在国外已经很明确的各种调查显示,从事运动的人,头脑灵活程度、反应程度和思维逻辑能力都远高于不从事运动的人。而且人在一天24小时的过程中,本来就应该有1-2个小时以上的运动来维持身体的正常锻炼,有助于各种身体机能的增强和代谢。所以不要以为一直只学习就提高多少多少学习能力,其实学习和运动相辅相成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天天练的学员本身的学习都是班里甚至年级前两名,所以并不是说练多几次就让学习差多少,而是合理安排时间和效率最重要。
本文来源于网络,打球吧整理公益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