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攻略
今天是2016年8月19日,骑行第35天。鲁朗镇至八一镇(林芝市),全程72km,早上8点20分出发,下午3点到达。鲁朗镇--色季拉山垭口(百度地图上显示为“舍季拉山”),25km上坡,中间有近10处小段烂路。色季拉山垭口--林芝镇,先是25km烂路,接着是5km柏油路,林芝镇上也是修路状态。林芝镇--八一镇,17km柏油起伏路,下坡居多。到了八一,可以去大型超市shopping,搞点零食水果吃。
2.颤抖发麻
从色季拉山垭口下坡,有长达近25km石子散落的烂路。昨晚听夏叔跟我说有40km烂路,我不以为然,今中午一下坡,我就懵了。全身颤抖、手脚发麻,它是形容我骑行下坡时最贴切的感受。一想到有连续40km,下一段石子路,我便停下来休息几分钟,让手脚及神经恢复知觉,生怕自己在这儿再摔一次车。
更苦逼的是每当身边穿过车辆,我都要吃一次灰。最严重的是当大货车向我驶来时,我只能停下车来先让这灰蒙蒙的“云雾”褪去,才敢继续往下骑。不过也有幸运的信号降临于我们,路况信息误传,这条烂路并没有40km,而是25km左右。它倒是让我少受一点罪,留着精力往拉萨奔袭!
3.重获新生
听闻林芝市(八一镇)是西藏的第三大城市,海拔低,物产丰富,但也热。我本想到了拉萨,刮一次胡子,进行前后对比,展现骑行进藏的不易。但在然乌镇时,我就想着刮完胡子,以全新的面貌参加自行车比赛,可惜镇里太小,没有手动的刮胡刀,拖了几天,到林芝市必须复活一次,没必要把自己的处境搞得那么惨。
不知道那些从旅行开始就蓄着胡子的朋友是否跟我有一样的想法:出发时蓄胡子,到达目的地,拍照留念,并进行前后对比,它会成一件非常酷的事。其实,一进入骑行状态后,我就想刮掉它。首先,吃饭时,长胡子会有些不方便,这也是古人讲究蓄胡懂礼的方式,但我是个大老粗,怎么让自己在旅途中舒服就怎么来;其次,长胡子让自己显得老气,根本就彰显不出骑行者征服川藏线的风采,反倒让自己看起来像个饱经沧桑,受尽磨难的大叔;
最后,旅途中,老气的人也不好融入朝气活波的群体,像我这种荷尔蒙分泌正旺盛的小伙子,因胡子拉碴的模样都不好意思跟妹子搭讪两句。时代不同,所接受的文化自然不同,古人偏爱稳重知礼,自然需要长胡子来适当规范自己的行为;现代人讲究朝气蓬勃的精神气,必然选择干净利索的胡腮展示自己的年轻心态。所以,我还是喜欢自己干净利落的精神气,不愿垂垂老矣的唉声叹气,刮净胡子便意味着我体验过后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