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想听听一个“恶棍”的人生故事

作者:KENYON MARTIN

你们知道昨天下午午我在哪儿吗?和我家人在迪士尼乐园。马丁一家欢度节日。我看着我最小的女儿,她正要坐进旋转咖啡杯。其实我本想跟她一块玩,但我一转圈就头晕。于是我就看着她欢乐地旋转,这时我的电话开始不停地响。是推特,上面都沸腾了。我登陆进去,发表了那番言论。我很生气。我女儿玩完下来了,我关掉电话,我们朝飞越太空山走去。

在我的职业生涯里,人们给了我很多称号。人们总是习惯用特定用语来形容一个人,尤其是对运动员。

我经常被称作急性子。我真心不理解这个词。我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但我不知道人们用这个词的方式。篮球比赛本身充满了各种情绪,我的比赛也总是充满激情,也许比大多数球员都多,我不知道。我认为我的各种情绪都显露出来。

混蛋。我被叫了几十次混蛋,也许上百次。你知道吗?我能接受。我能接受混蛋这个标签。我的整个生涯都有一种观念:如果你明显被我影响到了,那我为何不继续这样做?傻子才不继续。

我被称为恶棍。只要听到有人这样叫我,我就知道我现在做的事情肯定没错。我的比赛对你的大脑起到了影响。这意味着我赢了。

我还被称为打球脏的球员。也许我是,也许不是。我打球很努力。在我的生涯里,联盟变得越来越软。我明白部分原因是规则的改变,但更多的是因为现在的球员不再愿意去碰撞。篮球不能变得软弱。所以我猜大家可以对“脏”随便定义,但我有自己的定义。

在我的整个生涯,我不是最友好的球员,我也没有做出所有正确的决定。我承认。在23岁的时候我买了一堆我不需要的珠宝。我经常没道理的顶嘴。我很可能出去玩得次数太多。我领了许多技术犯规。我曾经在一场比赛里毫无理由地给了卡尔-马龙一拳。我打了许多场架,大多数我都不后悔,因为我坚信被挑衅时要站出来。但我很抱歉(马龙)那次。

当我一开始因为我读到的内容而发推特时,我很激动。实际上,激动都不足以形容。随后,我回到家中开始放松下来,我认真地思考了所有事情。其中,我意识到他(乔治-卡尔)的书还没发行呢。也许书里的那些摘录并没有提到一些重要的背景。也许他的意思并不是我所理解的那样。

但真正让我烦恼的是书中提到我的童年,以及我是怎样在没有父亲的陪伴下长大。许多进入NBA的球员跟我有相似的背景。对于我们来说,这条路并不容易。我希望大家能理解,当有人假装知道我的生活或是我的童年对我的塑造,我是那么气愤。

如今,我已经退役。我的角色首先也主要是一个父亲。我有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我的两个儿子——一个15岁,一个11岁——都是运动健将。他们都打篮球,老大已经长到6尺6了。

我很自豪地说他们大多数时候都听父亲的话。我想给他们传授一些经验,那些都是我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艰难情况下学到的。我的孩子们都很坚强,但他们的生活轻松多了。他们跟我的成长环境不一样。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很艰苦。我妈拼了命赚钱养我。我很小的时候我们搬到达拉斯,还要靠政府救济。我明白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我深知晚上写作业时没有电是什么感觉。我们没有轿车,去哪儿都是靠公交。对于我来说在我人生早些时候这都很“正常”。这就是我成长的环境。我一无所有。我这么说只是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当我告诉我的孩子们关于我的童年,我必须提醒他们,这不是个悲伤的故事。这就是事实。所以认真听,你会学到一些东西。过去以及现在仍然有许多像我一样的孩子。有些孩子最后能成功,有些不能。我不是指成功进入NBA,我是指成功摆脱靠救济的生活。我生命中没有父亲。乔治-卡尔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他为啥要提这个?我真心不懂。也许等到书正式出来,我们能看出他表达了不同的意思。在丹佛我们存在分歧。我们任何事情都互相瞧不顺眼,不管是篮球还是生活。自那以后,我尽量避免谈论这些,我希望让一切都过去。

我认为周三的事情激发了我的生存本能。

我告诉我的孩子,我带着我那种激情打篮球的原因是我从一开始就把打球当做生存。我就是靠着篮球生存下来。为此我不惜打架。

当我年轻的时候,对我来说通往NBA的道路看起来遥不可及。当然,篮球在我生命中,我也看了一些NBA和大学篮球。但我并不敢想我能去打职业篮球。我没有打过AUU之类的联赛,我也没有遇到能让我崭露头角的教练。

我开始打篮球,因为那时达拉斯锡达克瑞斯特地区附近的救济项目里救世军的人们都打球。但那些并不是小孩子的游戏。你不可能直接找到十几个跟你年纪相仿的孩子然后开打。我只能在球馆碰到谁在那里就跟谁打。

所以10岁的时候我就跟成年人一起打球。结果就是这样打了一段时间,我就不再当他们是大人。他们只不过是对手,这只不过是篮球。如果你在球场放弃,后面总会有人等着上场。为了能比别人更久待在球场,我必须战斗。我不得不在生活的早期就明白,没有借口,只有结果。

年轻的时候,我的技术就很出色了,但打架……我不知道我对抗身材更高大,年纪更大的家伙们时做的叫什么。那些救世军的比赛大概每场比赛就有3场架。一次凶狠的犯规或是争议判罚?比赛很可能中止,一群球员打成一团。有时候那可是真正的打架。那是最可怕的事情——你只有12岁,面对一个成年人的挑衅。你毫不退缩。你也不能退缩。所以我只能举起双手战斗,祈祷最好的结果。

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大概二十岁出头叫丹尼的小伙子跟我当地联盟的教练勒罗伊-菲利普斯打了一架。丹尼不满意菲利普斯喊得一个犯规。他们打了起来,一路打到走廊。转眼之间,他们撞翻了一个巨大的自动贩卖机。我们看着倒在地上的机器,饮料洒了一地,过了大概10秒,有人说,“开球。”于是比赛继续。

有些人看到那一幕,肯定觉得这根本就不是篮球。我能够理解。

但我有一种不同的感受。在看到这种强度,这种能够打翻一个自动贩卖机的篮球激情,我心里想,从今以后,我打篮球就要用这种激情。

一整天我都在想这些,我不愿再花时间再去担心谁写了我或是我的前队友。我不喜欢我读到的内容,但我相信我是一个更有胸襟的人。

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是我想支持我的母亲。她在很艰难的条件下,很好地把我养育成人。在我们开口问别人之前,我们不能假装知道别人的生活。

我其中三个孩子年纪已经足够大到会上网读到这类东西。这是真正让我生气的原因。幸运的是,我不担心他们读到的内容。我的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父亲其实是什么样。

总之,昨天很疯狂。但不是没有好消息。我的宝贝见到了冰雪女王。

虎扑篮球

翻译团

bball-f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