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坚持加强设施建设 推动体育普惠民生

坪山体育馆

国际网球中心中央球场

恒温游泳馆室内全景

在深圳东部,坪山不仅有山环水绕的秀美景色、悠远淳朴的客家历史人文,更有经济社会发展“后发争先”的蓬勃势头。2016年初,深圳市委市政府确立实施“深圳东进”战略;9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坪山区;10月11日,“深圳东进”智库中心进驻坪山;10月19日,为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优化街道设置,坪山新区街道分设由二变六……聚焦了社会所有炽烈目光和期待的坪山,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华美蝶变。

“深圳东进”战略的实施,不仅重塑深圳发展重心,也逐渐形成“西有南山,东有坪山”的城市创新发展格局,坪山将和兄弟区一道,合力打造“深圳东部中心和特区发展第三极”。围绕产业布局、交通敷设权重版块同步展开的,还有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发挥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匹配的作用与服务效应。

事实上,坪山新区成立七年多来,一直采取以政府主导方式,不断加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打造体育惠民项目,坚持体育与城市建设高度融合的态势,逐渐形成“集群式大型区级体育中心+星罗棋布式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的体育设施网络。在坪山由边缘城区向城市副中心,继而递进到深圳东部中心和特区发展第三极的战略转变过程中,新区的体育事业也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市民尽享体育发展红利

2009年,坪山新区成立。作为一个新的功能区,体育基础设施和公共体育服务较为滞后,能提供给辖区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十分欠缺。为改变这种局面,坪山新区转变体育发展方式,以民生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逐步加大对新区体育事业这一民生工程的经费投入力度,通过加强设施建设、规范设施管理、加大设施开放等一系列举措,逐步破除了因基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不足而阻碍新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壁垒。

短短几年间,一座座体育场馆相继拔地而起。2011年坪山体育中心一期体育馆竣工,当年8月,举世瞩目的深圳大运会隆重开幕,作为大运会坪山赛区唯一场馆(篮球分馆),承办了深圳大运会的32场次篮球赛事,赢得广泛赞誉;2013年底坪山体育中心二期网球中心25片网球场地(含中心球场1片、硬地和红土室内场各4片、室外场地16片)建成投入使用,成为目前深圳市承办国际网球赛事硬件条件最好的场地之一,成功举办了深圳市第十五届“网协杯”业余网球团体赛。体育馆和网球中心的建筑风格均非常独特,网球中心的中心球场呈现欧陆风格的“金碗”外观,与体育馆的“飞碟”形状相得益彰,共同成为新区亮丽的标志性建筑。体育设施及场地的完善和丰富,为辖区居民幸福水平提高提供了“有据可查”的硬件指标。

作为坪山新区现有的两个区级体育中心之一,大工业区体育中心是新区目前面积最大(占地13万平方米)、运动项目最多、设备最齐全的综合性体育运动场所。2013年,大工业区体育中心二期游泳馆建成试运行,成为新区首家恒温游泳馆。坪山体育中心、大工业区体育中心这两个区级体育中心运动品类多元,互为补充,成为坪山市民“足不出户”就能观看体育比赛、参加运动锻炼的好去处。

体育设施与场地是坪山市民体育生活的重要载体,新区在积极主导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的同时,还全力推动在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群众身边的小型或微型全民健身设施。近年来,新区财政每年至少投入500万元用于基层体育设施建设。2010年新建16片高标准篮球场,2011年新建54套室外健身路径,共投入800多万元。2013年升级改造23片社区篮球场,投入543万元。2016年,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情况纳入区级政府投资项目,新区投入1748万元,主要对19个社区81处体育场地进行升级改造,包括新建或改造篮球场35套健身路径、34片篮球场、6片羽毛球场、3片网球场、1片门球场和2片文体中心等。据统计,在全区23个现有社区中,室外篮球场、健身路径、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网球场等各类体育建设场地多达323处,解决了群众在家门口健身锻炼所需,让坪山市民朋友尽享新区体育建设发展红利。

加强社区设施管养,发挥惠民服务效能

近几年,随着普惠性的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的铺开,室外篮球场、健身路径、乒乓球台等健身设施大部分躺在户外,常年累月日晒雨淋,出现设施残缺、损坏的现实问题,引起新区文体教育局的高度重视。

2012年底,新区文体教育局深入全区各社区,调研全民健身设施现状,制定《深圳市坪山新区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明确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管理事权,以“新区经费资助,办事处统筹协调,社区负责管养”的模式,妥善解决了社区全民体育健身设施末端管理缺失问题,实现了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全方位动态管理和维护保养,有效地强化了基层“末梢”日常管理和服务,确保该类设施保持良好使用状态,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捷、完好、安全的基层体育公共服务条件,赢得市民朋友点赞。

近两年,坪山新区文明创建办多次在工作例会中专题讨论设施管养经费问题,将社区全民建设设施管养纳入各办事处每年的专项经费预算,解决了燃眉之急。而由各社区负责辖区全民健身设施日常巡查、管养和维护这一举措,则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了社区体育设施管养难题。

实施场馆公益开放,“全民健身”搭上直通车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稳步发展,年轻的坪山活力四射,一座座有着建筑美学意义的体育场馆,与星罗棋布的社区全民健身设施,构建了坪山体育完备的惠民服务网络。

为凸显体育的公益效应,让“全民健身”搭上直通车,分布于社区的全民健身设施几乎是全时段、全方位向公众免费开放,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居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需求。特别是大型区级体育场馆也逐渐加大公益开放,向新区市民敞开怀抱。

“这样开阔的空间,太适合举办大型文体活动了!”每一位扎根新区、热衷文体事业的人走进体育馆,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番感叹。

如何“让大型体育场馆回归公益”,最大限度地提高场馆利用率,充分发挥其群众文化载体的功能?成为摆在新区体育职能部门和大型场馆监管部门决策者案头的一道课题。

据悉,基于“新区体育场馆作为公共体育资源,每一座体育场馆的闲置都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为社会群众服务应该最大化”的认识,2011年开始,坪山新区坚持认真贯彻体育场馆惠民政策,着重加大对区级体育场馆向市民群众免费或优惠开放的力度,实现场馆运营和公益体育同发展。这一举措,被视为向新区市民送上了一份丰厚的“健身福利”。

每年8月8日深圳市全民健身日、10月份南粤幸福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坪山体育中心和大工业区体育中心的所有场馆均免费对外开放。自主运营的体育场馆每年增加了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节、春节等免费开放时段,开放时间少的从一天到七天不等,多的达一个月。此外,坪山体育中心5片室外篮球场于每个工作日的9∶00~17∶00对外免费开放;坪山体育中心体育馆17片羽毛球场于每个工作日9∶00~12∶00实行半价优惠,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每日8‥00~14‥00对外免费开放。

区级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优惠开放,既丰富广大市民节日文体生活,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好的体育锻炼场所,市民健身热情得到极大地激发,纷纷涌进免费开放的坪山体育中心和大工业区体育中心运动锻炼。据场馆工作人员透露,游泳、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高尔夫球等7个运动项目深受市民喜爱,经常出现人头攒动的排队情形。据粗略统计,仅2013年,到两大区级体育中心参加免费锻炼群众达5万人次。

在六和社区市民小熊眼里,令她印象深刻地还有每次大型体育赛事的免费观赛,可以携家人一起亲临现场,感受“体育的温度”。今年7月广东省青少年男子篮球锦标赛在坪山举办期间,小熊从7月24日战事启幕,一直守着她喜欢的“篮球军团”“鏖战”到7月30日决出冠军。事实上,近年来,坪山体育中心体育馆还真举办了不少“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体育赛事,如篮球、网球、棋类等高级别赛事,大部分还是首次“落户”坪山,并且几乎全程对公众免费开放。

除了这些大的“体育福利”之余,坪山体育中心体育馆免费供应凉茶,还坚持为相关体育社团开展太极拳、广场舞、网球培训等提供水电供应和场地保障,每周末在体育馆前广场上放映公益电影,贴心服务惠及普通民众近十余万人。

规划引领体育建设,以点促面繁荣体育生态

2016年11月初,坪山区筹备工作动员会召开,预计1月正式挂牌。在“深圳东进”战略为坪山“十三五”时期的大建设、大发展拉开序幕后,坪山高新区的谋划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全区发展定位。这些既为坪山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坪山体育,尤其是为坪山的体育设施建设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据透露,以体育场馆升级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为主体思路,“十三五”时期,坪山新区计划全力优化各级体育设施建设,加强规划引领,为新区体育人才培育孵化提供硬件环境。按略高于市同期建设的体育设施项目的标准,积极规划建设新的区级体育场馆。坪山新区业余体育学校、坪山体育中心三期、坑梓综合体育中心等项目被相继纳入区级政府投资项目。

其中,坪山新区业余体育学校项目主要结合全民健身需求,以建成青少年训练竞技基地为核心,选址于大工业区体育中心,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综合体育训练楼、综合体育训练馆、全民健身活动广场等。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立项、用地手续办理等各项前期工作,将于2017年进入实质性施工,并争取尽快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坪山新综合体育中心选址于坑梓片区,主要是考虑到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设施的合理布局,均衡较偏远片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填补坑梓片区至今尚无区级大型体育场馆的空白,结合“东北门户”定位,打造具备国际化、高端化、公园式的综合性体育中心。该项目已纳入坪山2016年“双年”二十大重点项目,力争于“十三五”末期完成整体工程。坪山体育中心三期项目主要围绕深圳(坪山)国际网球中心,完善有关体育配套设施,拟建成集“体育+教育、文化”为一体的高水平体育产业(教学)基地。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定位研究,正开展其他前期工作。

相关链接

坪山大型体育场馆巡展

坪山体育中心(一期)体育馆

建筑外形似“飞碟”,总投资超过1亿元,总用地面积5万平方米,包括篮球主场馆、副馆各1个,主场馆内设座位4500个(含1200活动座位)。体育馆屋盖结构为延性空间钢结构,采用弦支穹顶结构体系,金属屋面为铝镁锰合金板,屋面安装箱体双面扭曲金属装饰条,其结构特点国内仅有三例,为广东省内首例。体育馆于2011年6月份建成投入使用,8月份成功承办了深圳第26届大运会篮球项目32场比赛。

坪山体育中心(二期)网球中心

欧陆风格的“金碗”外观,总投资超过2亿元,占地6万平方米,拥有25片网球场(含1片中心球场、8片室内场、16片室外场)、网球学院、赛事管理中心等,具备承办ATP250网球赛事条件,是目前深圳市承办国际网球赛事硬件条件最好的场地之一。2013年底投入使用至今,网球中心成功举办了ITF系列赛、ATP男子挑战赛、NIKE全国青少年网球排名赛等十多项国内外高水平网球赛事,其中ATP男子挑战赛是目前深圳市举办的级别第二高的男子职业网球赛事。

大工业区体育中心游泳馆

2013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是新区首家室内恒温游泳馆。该馆占地约1.1万平方米,内设有10条泳道的50m×25m标准游泳池,水深1.4米至1.8米,水温常年保持在24℃到26℃,符合国家标准。馆内日照充裕,通风良好,二层设有234座观众席,具备举办一般游泳竞赛项目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