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导弹防御风雨不透?美军坦承已被中俄捏准脉门

战争讲究攻防,在现代战略武器发展领域也具有同样意义。目前世界范围内,美俄拥有的核武器占了世界核武器库的绝大部分。但相互摧毁的结果会失去争夺军事霸权的意义,维持大量备战状态的核武器运转又会消耗天文数字的开支。直到撑不住了,两大核巨头就开始了相互削减核武器谈判。但这不代表核战略竞争的平息。

近几年随着美俄战略竞争和对抗的尖锐化,美俄的核武器谈判进程也变得更加坎坷。实际上,有两个方面因素对此形成影响。首先是新兴核国家的出现和核武器规模上升,令美俄担忧其核威慑力量的绝对优势地位。其二是,通过多轮削减计划实施后,美俄的核武器运行成本处于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状态。而这个时候核战略竞争意识就会重新变强。

军事战略专家分析称,美国正在通过另一条有效途径削弱对手的核战略实力,就是全球导弹防御系统建设计划。目前美国反导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可以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陆基中段拦截系统,一个是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海基标准-3拦截弹,还有陆军装备的爱国者-2、爱国者-3和萨德系统。其中,萨德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既能在大气层内又能在大气层外拦截来袭弹道导弹的反导系统。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作为进攻之矛的攻击性核武器,美与俄罗斯势均力敌,而且在核打击平台布局上还要领先一些。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打造的核大战坚盾,目的是尽可能做到拦截摧毁对手来袭核导弹。是美国可以毁灭性打击对手,而自身却很少受到损失。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美国已经花费了巨额的专项军费开支。随着建设进度日趋完善,美国(对俄中)的核战略底气也越来越足。

但常看武 侠剧的人都知道两件事,一是天下武功皆有致命脉门;二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先说第二条“唯快不破”。今年5月美《国家利益》称,中国正在试验一种名为DF-ZF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而且至少有过7次发射试验。虽然美国也在搞更多型号高超音速武器型号,但是美国高音速武器的试射成功率为25%,相比中国的83%低了很多。五角大楼官员表示,这款滑行载具的飞行时速最高可达1.13万公里,意味着一小时内就可击中地球表面任何目标。

而有了这个唯快不破的武器,那么自然也就捏准了美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致命脉门。除了中国之外,俄罗斯也表态将在2020年前装备高超音速武器弹头。那么美国害怕吗?看看美国的态度就知道了。在美国国会近日通过的2017财年国防授权法中,新增加了高超音速导弹防御计划。五角大楼官员坦承,无法拦截具备高超音速且能够机动变轨的来袭弹头,看来不投大钱真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