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李晓旭的受伤,本赛季廉明被提到球队的首发阵容中,但是让203CM的他打大前锋,无论是身高、体重,还是技术意识,都是处于绝对劣势的,面对拥有好一些大前锋的球队,廉明都会被打爆。那么,又是什么能让教练组直到联赛下半程依旧坚持使用廉明呢?答案只有一个——态度!
要说到廉明的高光表现,还得追溯到去年打广东时,有三分,有篮板,还能造犯规,作为奇兵一下子搅乱了广东宏远的阵脚,最终帮助辽宁队带走胜利。
再看今年的廉明,表现实在难如人意。防守犯规过多,进攻空篮不进,过渡球犹犹豫豫,看惯了李晓旭打球,再看廉明的表现,实在是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客观来分析一下。廉明的身高和体重在四号位均处于劣势,弹跳又不是特别突出,同时又要承担更多的补位防守任务,于是只能用兢兢业业的态度和犯规来弥补自身条件的缺陷。由于廉明的主要任务是抢篮板,在篮下多是近身肉搏,所以技术动作变得僵硬,手感全无,不用说中远投篮,即使是篮下空篮,也多次出现不进的情况——一旦失去激烈对抗,紧绷的力量一下子失衡,重心也会失去。
其实之前李晓旭的前场篮板,很多都是直接补篮,球不拿下来,直接“点”进篮筐。在李晓旭没“修炼”好大号两分球之前,在进攻端也是多以策应为主,多是过渡球,没有投篮任务。作为李晓旭的替身,还要延续李晓旭的战术打法,结果就是邯郸学步,晓旭般的防守做不好,晓旭般的篮板抢不到,晓旭式的投篮没准星......其实廉明是有三分能力的,可是在进攻环节中,明显对自己的信心不足,球运转到他手中就会停顿,失去了节奏,其他人跑位也会有点卡壳。由于廉明现在的远投能力下降很快,许多球队在防守时都会有意放掉廉明这点,回缩到内线把精力更多的放在郭艾伦的突破和韩德君的篮下。
以辽宁主场对阵深圳为例,深圳一上来就放弃对廉明的防守,导致廉明连续出现两次空位。由于是刚开场,没有太多肉搏,肌肉没有过于僵化,廉明手感也不错,连续两次空位三分全部投进,所以深圳队不得不对廉明进行盯防,这才使篮下拉出空当......
廉明作为一名“迷你”大前锋,如果能练好远投,把自己的射程拉到三分线外,那么对于辽宁队的战术变化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增加了一个得分点,而且会给内线拉开足够的空间。同时,不要去做李晓旭第二,一定要打出自己的特点,本就没有内线的天赋,那为何不发挥自己的长处呢?
努力有余,天赋不足——是因为你要做“翻版”李晓旭。
我就是我,让所有对手都上火——这才是你,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