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领导、嘉宾合影留念
唐寅先生向山东美术馆捐赠作品,山东美术馆收藏部主任郭振宇接受捐赠并颁发收藏证书。
齐鲁晚报9月30日讯 9月30日,“真际——唐寅油画展”于山东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是继北京、深圳、广州之后,唐寅2016年全国巡展的第四站,展出“景色、睡莲、四季”等三个系列的93件油画新作。
省文化厅副厅长张桂林,山东画院院长、省美协副主席孔维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省美协副主席苗登宇,省作协副主席葛长伟,省教育出版社社长刘东杰,省美协常务副主席朱全增,省美协副主席、济南市美协主席韦辛夷,省美协副主席、秘书长张宜,省美协副主席唐鸣岳、梁文博、刘书军、孙肖嘉、何乃磊、唐家路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张桂林副厅长、孔维克院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唐斌先后致辞。唐寅向山东美术馆捐赠作品并致答谢词。受山东美术馆馆长柳延春委托山东美术馆收藏部主任郭振宇接受捐赠,并向唐寅颁发收藏证书。开幕式由山东美术馆副馆长刘喜欣主持。
张桂林副厅长在致辞中指出,唐寅是山东人,是优秀的当代青年油画家。近年来,他在国内外多家重要美术馆和艺术机构举办过展览,社会反响热烈。他表示,此次把山东作为2016年全国巡展的重要一站,这是唐寅先生桑梓情深的直接体现。他最后提出了殷切希望,祝愿唐寅今后能创作出更多体现中国精神、反映时代特色、具备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为家乡父老争光添彩。
孔维克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唐寅的油画创作多取材于自然天地间的平凡景物,绘画风格在浓烈中见淡雅、在实景中见飘逸,以立意于东方写意精神的中西融合作为艺术创作的终极目的。他指出,唐寅通过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汲取营养,探索属于中国人的油画气质,最终凝结成了“意象油画”的绘画语言和表达形式,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文素养和艺术情怀,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受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委托,唐斌副馆长代其对唐寅多年来坚持艺术探索,在油画艺术上深入追求表示了充分肯定。并对唐寅在山东美术馆举办个展表示了祝贺。
唐寅在答谢词中表示,展览取题“真际”,“真”是真善美之真,指的是艺术的真实;“际”是艺术的境界,指的是艺术家之于自然万物,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天地与人心合一,化生真境、顺习而行、悦然真际。他说,作为一为艺术家,自己把想说的千言万语全部融于作品中,希望通过举办个展的方式与大家深入沟通交流,广泛倾听观众的意见,并真诚希望得到前辈的指点与指正。
文化部艺术司诸迪司长为展览专门作序。在序言中,诸迪司长写道:“我个人比较喜欢唐寅笔下的花卉系列,特别是玉兰,洒脱流畅而又不失法度的笔触总使我想到中国的书法,朦胧的色调营造出的空气感使画面平添了一种灵动、流淌的情境,中国式的书写使物象脱离了具体的真实而更接近了心灵,这种“抽象”的意味扩大了想象和体验的空间,直接感染着观者的情感,较之西方印象派绘画多了一分中国式的气韵和生动,也体现出作者的人文素养和情怀,这种中国式的书卷气在当下也并不多见了。”
据了解,展览呈现的是唐寅近年来创作的“三部曲”,即“景色”、“莲荷”、“四季”。精选了从2013年到2016年三年来创作的90多幅作品。展览策展人余丁认为,唐寅画的景色,无论是蓝天白云、金光夕照,还是阴雨连绵、夜半灯火,无论是白雪皑皑的高山草地,还是惊涛拍岸的辽阔大海,都渗透着一种心与自然交织和不由自主的关切。他认为:“唐寅画的莲荷,无论是三四月里的小荷尖尖、杨柳春色,还是六七月间的碧水红花、金玉满塘,总有生机勃勃,绝无残荷萧瑟。他画的四季,以花叶为媒,无论是桃花春色、玉兰满天,还是牡丹遍地、血色鸡冠,都不断地传递着生命喷薄而出的朝气与绵延不绝的旺盛。”
唐寅,1974年3月生于中国青岛,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油画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近年来多次在国内外美术馆和艺术机构举办展览。
展览将持续至10月9日。
展览名称:真际——唐寅油画展;
主办单位:山东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6年9月29日至10月9日;
展览地点:山东美术馆二楼B1、B2、B3展厅;
展览内容:唐寅油画作品9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