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绿色本底建设“生态两江”

照母山公园——邀月阁

园博园

百林公园 摄/王蓝

2016年6月,在两江新区成立6周年座谈会上,市委主要领导指出,两江新区在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领头羊、排头兵的同时,也要“注重‘彰显特色’,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的本底,注重保护和利用好自然生态,突出‘山城’、‘江城’、‘绿城’特色,建设新型城市典范,努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2016年以来,两江新区按照政策、规划、管护三位一体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守望绿色空间”绿化行动计划,努力探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与“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并驾齐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力争到2020年,将两江新区建设成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特色鲜明、持续发展的美丽山水型现代化国家级新区。

凝聚绿色发展共识

据介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江新区结合区域自身特点,始终坚持生态本底的绿色发展途径。

两江新区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山水新区,实现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目标”;在生态文明“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立‘两带四屏’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推进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强化生态红线管护”;在都市新区指导意见中提出“构建成网成系统的山水绿文体系,坚持大山大水为本底、中山中水成系统、小山小水进社区,推进三级体系公园与海绵城市建设”。

近年来,两江新区先后完成了10多个专业规划,实现了规划全覆盖,划定了蓝线、绿线和生态红线,为保护两江新区的山、水提供了基础保证。

2016年,两江新区启动了涉绿规划整合工作,汇聚和整理国家、重庆对两江新区发展要求和两江新区生态建设的自身诉求,整合上位规划和已编相关规划要求,形成各部门绿地规划、建设、管理“一张图”,凝聚绿色发展共识。

建设美丽山水城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江新区在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方面突出三大工作重心:一是强化生态服务输出,发掘功能价值体现城市功能性诉求;二是强化彰显资源禀赋,将生态融入城市空间结构,塑造地域特色;三是强化发动自然做功,完善绿色基础设施,彰显自然力功能。

经过多年努力,两江新区山、水、林、田自组织绿色景观生态网络得到较好保护,建成了大量生态型、郊野型、都市型公园绿地,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通过“山水入城”充分发挥了生态环境的显性价值。

目前,两江新区境内以照母山森林公园、重庆园博园、九曲河湿地公园等大型绿地为代表的公园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以嘉陵江沿线金海湾公园、礼嘉组团“三白”公园(白云湖公园、白云山公园、白云寨公园)为代表的现代生态公园正在全力建设,生态保护对两江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正越来越多地被社会所感知和认可。

图片除署名外由两江新区市政园林水利管护中心提供

链接》》

●照母山森林公园

照母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4300亩,最高海拔460.9米,拥有生态自然的环境、磅礴大气的景观、古朴清旷的风貌、精致典雅的格调、深沉厚重的文化。2015年,照母山森林公园被市委宣传部评为“新重庆巴渝十二景”之一。

●重庆园博园

占地3300亩的重庆园博园,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超大型城市生态公园。2014年5月,重庆园博园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4A)级风景名胜区;是重庆市目前最年轻的国家4A级风景区、重庆最大型的公园之一。

●百林公园

百林公园位于光电园中心区,占地约210亩,公园包括喷泉广场(两江幸福广场)和广场公园两个分区。喷泉广场拥有全国最大的旱喷区和悬浮式音乐喷泉。广场公园内林木茂密、巨树参天,环境清幽怡人,亲水步道下临碧水上覆绿荫,镜湖倒影,浑然天成。

●金山公园

金山公园占地约630亩,是典型的山地综合性公园。公园主路自东向西横贯公园,顺山势起伏;可人径、布谷径、白香径穿山岭,越溪谷,串联各个景点;蕴碧池、拍山池、洗耳池、濯缨池汇集天然雨水,成为灵气充盈的水景;畅和廊、敢当亭、文渊亭、天顺轩视线通透开阔,是驻足览景、休闲健身的极佳景点。

●金海湾滨江文化园

金海湾滨江文化园是金海湾滨江景观带的一部分,占地约350亩,是2015年新建成的滨江城市公园。公园生态环境优美,以激发原生态景观复苏为愿景,展示滨江文化为特色。园内运用大量观赏草以及宿根花卉,打造了各具特色的花境,四季变化丰富多采,成为公园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