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鱼性和钓鱼选位

了解对象鱼的习性,根据不同气候、水情选择合适的垂钓方法,这是取胜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我不赞同在水族箱里去研究鱼性,就像不能在动物园里研究动物而要到大自然里去研究动物一样。因为动物园里的动物早已不是野生动物,它们少了很多动物自身的本性,更多的是对人类的依赖,这样的研究会走样的。

在自然水域,岸边的可食物总是比远离岸边的深水区多。因为这一点是大家的共识,我就不多说了,只在这里作个强调。既然岸边的可食物多,所以近钓就有很多优势。我这里说的近钓,并不是说不管深浅的盲目近钓,不同的对象鱼有对水深的不同要求,这是他们的习性决定的,下面我分别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鲤鱼的习性和选位

都说鲤鱼机警,我认为更多的是谨慎、胆小。一般情况下,鲤鱼都呆在深水区,就是觅食的时候也是很谨慎的慢慢靠近岸边。鱼对水深的感知是很敏感和准确的,如果水深开始慢慢变浅,鱼就会止步而转向他处。所以我们要想手竿钓鲤鱼,一定不要选那些岸边是缓坡、浅滩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是不会有像样的鲤鱼出没的,充其量钓几条鲤鱼苗子。

那些岸边有草、树木,水深在附近相对来说还比较深的地方,即是大鲤鱼出没的地方,这的大只是相对的大。比方说某个岔湾虽然比较大,但是总体来说属于浅水区,那么就整个水域而言,大鱼是不会光顾这个岔湾的。你在这里只能钓一些到这里来的小鲤鱼里面的稍大一些的鲤鱼,这有点像是“筷子里面选旗杆”,长的也长不到哪里去。简单地说,水库钓鲤鱼,浅于三米的地方最好不要去。

虽说岸边可食物很多,但是谨慎、胆小的大家伙是不敢轻易到水浅的岸边来觅食的,除非岸边基本没有任何干扰。但是很遗憾,即使我们垂钓者自己做得几乎绝对的安静,但是也避免不了来自其他人的走动和干扰。从另一方面讲,即使我们选择了理想的深度垂钓,我们垂钓者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特别是来自自己脚下的哪怕是比较轻微的振动。因为声音的传播和介质的密度有关,介质的密度越大传播的损失越小,声音传播的距离就越远。

二、鲫鱼的习性和选位

相对于鲤鱼而言,鲫鱼要胆大许多,再加上鲫鱼更喜欢高温(或许这和高温区的可食物更多有关),所以钓鲫鱼就应该选择相对浅一点的水域。那些有水草的浅水区就是鲫鱼时常光顾的地方,所谓的“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搞”,主要就是针对钓鲫鱼而言的。

水中有草(树)不光是有更多的可食物,那里也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所有的鱼对这点都是很清楚的。平底之中有几块石头,岸边的礁石、水草、树枝,这些都可以给鱼带来安全感,但是在这样的地方下竿还是要一点技巧的。

三、草鱼的习性和选位

草鱼这家伙很特别,或者说它的习性有极强的双重性。有时候它很胆小;有时候它又很胆大。有时候它很贪食;有时候你就是把美味扔到它嘴边,它也不肖一顾……

就我的体会,只有当草鱼确实觉得很安全时,它的胆大和贪食就显得特别突出。所以我们要想钓草鱼,一定要给它一个让它觉得安全的环境,这个时候水的深浅到是个次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