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说到京基,谁都会联想到它是目前深圳第二高建筑地标(2016年最新数据:平安金融国际中心592.5米,京基441.8米)、中国内地第五高楼、全球第十三高楼,亦是世界上最高的城市综合体之一,更是全球第五金融中心的代言。今天,我们要说到的【吴川名人】便是京基集团的创始人——陈华先生。
陈华先生身份&社会背景深圳市京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深圳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常务理事兼深圳办事处副主任;湛江市荣誉市民;2002年度中国房地产十大新锐人物;深圳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兼常务理事;深圳市民营企业家商会常务理事。
作为一个卓有成就的青年企业家,陈华先生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深圳杰出青年的奋发向上、不断创新、奉献社会的优良品德。他自一九八五年带着借来的十元钱来深创业,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成立深圳市京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了碧荔花园、碧云天、碧华庭居、碧海云天等闻名特区乃至全国的大型社区,成为深圳特区罕有无贷款、无借款、无不良资产的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被深圳市政府授予二OO一年深圳房地产项目开发企业第一名!所开发的楼盘都创造性地填补了中国房地产的多项空白,创造了深圳乃至全国的多项第一。

陈华先生致富思源,更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的企业家。其领导的京基地产多次被深圳市授予“守法纳税大户”,曾先后向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捐款600余万元,为支持家乡革命老区建设捐款高达1000余万元。由于陈华先生的突出贡献,其先后被评为深圳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常务理事兼深圳办事处副主任、深圳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常务理事、湛江市荣誉市民等众多光荣称号。由于贡献突出,陈华先生曾多次受到李瑞环、曾庆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获得高度评价。

与一般的成功青年企业家相比,陈华先生身上更集中体现了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的创业观、创造精品垂范行业的价值观、奉献社会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三者的紧密结合,表现出时代杰出青年企业家的优秀个人品质和道德风范。陈华先生的创业历程,典型地展现了深圳特区一代创业青年敢闯敢为、不畏艰难、意志如钢的可歌可泣精神。陈华先生的地产实践,典型地展现了深圳主流地产开发商将个人事业与社会需求结合、将精品物业与大众价格结合、将地产与科技艺术结合的良好行业风范,这是深圳房地产业发展的方向。陈华先生的社会责任感,典型地展现了特区人民致富思源、报效国家的优秀品德,是新时代青年企业家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2009年春节前夕,我国首个新农村示范基地“蛤岭新农村示范基地”在全国文明村吴川市吴阳镇蛤岭村建成开放。湛江和吴川市四套班子领导,深圳京基集团董事长陈华以及各界来宾共五百多人出席了基地启用庆典仪式。

“蛤岭新农村示范基地”由蛤岭村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深圳京基集团董事长陈华等投资9000多万元建设,基地内建有新农村文化展览馆、文化生态园、农家乐园、酒楼、商业街等,以“一园一馆一楼一街一湖”为新农村发展核心轴,集旅游娱乐、休闲生态、文化教育于一体。
中国新农村文化展览馆里展出了“湛江之窗“、 “广东之窗”、 ”中国之窗”、 “世界之窗”的内容,它不仅用高科技的手段再现了蛤岭村改革开放后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还介绍了国内及世界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让你走进展览馆,即可看遍全国和世界。

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蛤岭生态公园
展览馆旁建有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蛤岭生态公园,公园既有亭台楼阁,也有小桥流水、瀑布山丘,还种有名树名木、奇花异果和农作物、经济作物等,仿如生态农庄。

陈华捐资近亿兴建我国首个新衣村示范基地
“蛤岭新农村示范基地”的建成开业,实现了新农村建设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达到了集体创收,村民增收,发展生态旅游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目的,是建设中国新农村生态文化旅游的一个典范,开创了新农村建设的先河。
起步于建筑小工
在湛江吴川老家,陈华早已是“首富”级的人物。人们热衷于谈论他的发家史、在深圳拥有的多处物业以及印有京基KK100标志的庞巴迪私人飞机。

在陈华见诸报端的多张照片中,他的打扮始终保持着乡村企业家的风范。京基地产一位员工形容他说:“董事长的性格也还保持着创业初期的朴实。”
现年50岁的陈华,生于湛江吴川吴阳镇蛤岭村。这是一座革命老区村庄,因水域源长、岭形似蛤而得名。改革开放前,村中人均收入不足200元。陈家祖辈都靠捕鱼和务农为生,生活极其贫困。
1984年,因为实在没钱交学费,高中还没有毕业的陈华辍学,并四处托人找工作。几天后,18岁的陈华与15岁的弟弟陈辉背上简单的行囊,怀揣着借来的10元钱,踏上了前往海南昌江县打工的漫漫长路。

不过,陈华并未在海南作过多停留。在海南工地的半年多时间里,陈家兄弟二人打石头、搬水泥、推车子,省吃俭用积攒下500元钱还清了家里的欠债。
1985年春节过后,陈华揣着20元路费辗转到了深圳。他在深圳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老乡的建筑工地上搬水泥,提灰桶做小工。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根据2011年《湛江日报》对陈华经历的报道,当时的深圳建筑工地上还流行“炒更”,就是闲的时候到外面一家一户敲门找装修工做。与别人“炒更”自己单干不一样,陈华“炒更”给工程队拉来了一单造价10万的活儿。
1994年,28岁的陈华成立了深圳市京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并在罗湖区的中建大厦11层租下两间房作为“总部”。公司成立的原因非常简单,陈华找到了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
深圳地产圈人士张强(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早在1993年底,陈华经人介绍认识了深圳梅林一块地的业主,业主想找人合作开发,与陈华一拍即合。这也是京基历史上第一个项目“金梅花园”。
陈华开发金梅花园项目,一无经验,二无资本,三无人才,靠的是“赊货”和“借钱”,并以此打开了在地产界的局面。
1995年,初涉地产行业不久的陈华开发了碧荔花园,这是彼时深圳梅林片区最重要的旧城改造项目之一。事实上,依靠这轮旧改,京基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这比外界普遍认为的“京基2004年拿下深圳蔡屋围项目才涉足旧改”,早了近10年。

目前,京基地产最知名的旧改项目,即高441.8米的京基100摩天大楼,曾以“深圳第一高楼”闻名。按照《华夏时报》报道,按照原计划,未来5年,京基仅在深圳地区旧改的建设总规模将超过800万平方米。
因为贵人相助
陈华的老家,流传着一种说法,“陈华的发家是因为一位贵人相助”。时代周报记者向多位深圳地产圈内人士求证,得到的是一种模棱两可的说法:“该人士或曾在1994年至1996年京基地产初创时期,在公司担任高层管理工作。”

2002年,京基碧海云天楼盘的开盘造势就是一个最好证明。彼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被邀请担任碧海云天形象大使。在深圳威尼斯酒店,满头银发的克林顿以一场主题为“WTO与中国经济”的演讲,完成了这场价值25万美元的“克林顿秀”,并为京基地产留下了久久未歇的争议和名声。
“克林顿秀”事件,被业内解读为陈华寻求政治背景上的努力。陈华通过邀请国际政要商业运作提升京基及自身的影响力。这种方法实际上被沿用至今,在后续的营销活动中,除了克林顿,梅杰、戈登·布朗等外国政要均在京基地产的品牌活动中出现过。
陈华先生不仅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名低调的慈善家,多年来默默无闻的为家乡做贡献,帮助家乡人发家致富,从不求回报,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祝福陈华老板生意蒸蒸日上,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家庭幸福美满。
来源:网络、时代周报
综合整理:掌上吴川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