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旅游(二)关岭:旅游发展既要“乘凉”又要“成长”

2017-01-02 20:38

内容提要:沪昆高铁贵昆段开通,改变了关岭没有铁路的历史。这高铁站一下设在了家门口,而26公里外就是贵州最著名的黄果树景区,关岭如何背靠大树好乘凉,发展全域旅游?来看记者的报道。

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国内唯一的三叠纪时期古生物化石博物馆。这个就在发掘原址上建立起来的地址公园,以最原生态的方式展出了晚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其丰富、多样和完善保存的程度,在世界上极为罕见。

虽然是小长假,在记者逗留的两个多小时里,只碰到了来自遵义的李正明一家。

遵义游客 李正明:我们是有点熟悉,顺便过来看一下,如果我从来没来过,不了解这个地方,根本不会跑到这里来。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导游 李赟青:为了原地保护,所以这个馆就建得比较偏一点,游客如果开车来的话,来回需要一天的时间,在路上浪费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一点,对游客而言,心里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太能够接受。

从2006年开园以来,地质公园的游客接待量一直不高,去年达到6万人次。

2015年,关岭投入2000多万元开始建设地质公园二期工程。目前,主体场馆已经基本建成,计划在今年春节投用。但由于节假日停工,我们无法看到内部情况。据介绍,这里将结合现代化的声光电系统以及环幕电影等方式来增强游客的体验。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导游 李赟青:这样子的话其实也会增加他们在园区里面游玩的时间,来到这儿也会觉得意义更大一点。

我们决定再去看看花江大峡谷,那里是关岭唯一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一路上我们跟着导航行驶,沿着县道走了一个多小时。

景区内正在进行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正在建设的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

由于之前关兴公路、沪昆高速绕开了花江镇,花江大峡谷的发展放缓。2016年,这里的游客总数9万多人次,门票收入360多万元。此次沪昆高铁的开通,当地认为是旅游发展的机会。虽然高铁站内还没有看到花江大峡谷和地质公园的醒目宣传,但是一条从县城直达花江大峡谷的旅游公路已经在建,计划2017年年底开通,未来整个路程将缩短一半以上,游客下高铁后可以一路高速到这里。

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负责人 李能:我们花江大峡谷确实处在旅游地缘比较偏远的一个境地,我们离主要的客源市场还是比较远,交通也不太方便,但是自从沪昆高铁开通以后,进入黄果树和龙宫的游客很大可能他会选择从关岭站来进入黄果树和龙宫。所以我们现在主要是依托黄果树和龙宫的游客来做一个旅游线路的组合,把黄果树和龙宫的游客尽量地把他吸引过来。

目前,关岭一系列的旅游规划都围绕沪昆高铁展开,多个特色旅游体验项目正在打造。

关岭县委书记 黄波:我们的发展理念就是要跟黄果树实现错位发展,关键是要高起点的定位。我们的旅游产品一出来之后就是2.0、3.0的旅游产品。就是一种参与性、互动性,甚至体验性要结合起来,而不是以前简单的观光游。我相信通过这一年两年的努力,我们整个关岭会拿出一系列的符合不同旅游层次需求的产品。

转自:贵州新闻联播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精彩图片
© 2016 粉丝服务 http://www.fensifuwu.com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