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后的两个交易日,中集集团(2039.HK,000039.SZ)先后在深港两个交易所发布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公告。内容是: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计量方式将由历史成本计量改为公允价值计量。
上市公司更改会计政策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在经历了上市20多年以来的首次亏损之后,中集集团赶在年底修改会计政策,颇耐人寻味。更改会计政策举措对中集集团2016年度报告有着直接的影响。中集集团初步测算:会计政策更改后,将增厚公司2016年合并净资产值约人民币2亿元,合并净利润1000余万元。
1000多万净利润对于家大业大的中集集团或许不算什么,然而在今年前三季度陷入亏损之后,新增1000多万利润元对中集集团来说可谓是“及时雨”。
中集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等与物流行业关系密切的设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看成是国资背景上市公司的典范,上市20多年来,保持着持续的盈利记录,直到2016年上半年。
由于附属上市公司中集安瑞科(3899.HK)在收购南通太平洋上产生巨额资产减计,中集集团上半年及前三季度均出现了亏损。上半年及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亏损额分别约为3.78亿和1.9亿元。
下图是面包财经根据年报数据绘制的中集集团历年的营收与净利润变化趋势图:
从半年报和三季报的数据来看,亏损在收窄。这意味着第三季度中集集团实际是盈利的。那么悬疑来了,中集集团2016年年报数据究竟是盈利还是亏损呢?赶在2016年结束之前调整会计政策增厚的1000万元利润,会不会成为中集集团盈亏关键因素?中集集团2016年的年报是不是会很“巧合”的出现一个戏剧性的场景:恰好是因为调整会计政策使得中集集团避免了2016年的年度亏损?
这些答案要等到中集2016年的全年数据出来之后才能揭晓,如果现在就断言会计政策调整带来的1000万元利润会成为中集2016年全年盈亏的关键因素为时尚早。
就会计政策调整的原因,中集集团认为:公司所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大部分位于沿海一二线城市,升值较大。如果在成本计量模式下,账面净值随折旧和摊销不断减少,无法体现增值部分,低估了公司价值。
但愿年底前更改会计政策增加的1000万元利润,不会成为年度盈亏的决定性因素。否则,曾经身为上市公司典范的中集集团,难免落下“年底突击调整会计政策,保住全年利润为正”的口实。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