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评:市场资金略紧 债市2016年平稳收官

本周上交所国债市场窄幅整理,周五上证国债指数收于159.79点,较上周末微涨了0.01点,全周共成交了27.17亿元。上交所企债市场小幅上扬,周五上证企债指数收于209.03点,较上周末上涨了0.09点,共成交76.19亿元。本周国债期货大幅反弹,TF1703收盘报99.400元,较上周上涨了0.560元。从市场情况看,本周市场资金面维持紧平衡,交易所债市止跌企稳,银行间债市触底反弹,见下图:

资金面上,本周市场资金面仍然较为紧张,但市场情绪较为稳定,短期品种利率略有下行,银行间市场债券质押式回购7天品种利率回归常态,保持在3%附近。具有标志性的1个月SHIBOR品种继续上行,周五为3.3059%。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了6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对冲8450亿元逆回购到期资金后,最终实现资金净回笼2450亿元。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结合央行货币调控、人民币汇率走势与外汇占款表现、宏观经济基本面、通胀预期等多方面因素来看,市场资金价格持续处于高位预计难以成为长期常态。与此同时,近期市场的紧张主要体现在非银机构的资金拆借,在金融市场稳定为先的背景下,相关结构性因素有望在后续一段时间持续得到缓解。整体来看,虽然季节性因素预计仍将对春节前资金面带来明显扰动,但未来几周市场资金面紧张程度预计整体相对有限。

基本面上,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报道,价格作为宏观经济的核心指标之一,其走势对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总体来看,2016年CPI同比增长呈现年初、年末较高,年中较低的U型走势。据梳理多家机构研报发现,对2017年的CPI预测多集中在2%-2.5%的范围。在多家机构看来,2017年物价或仍将保持温和上涨状态,CPI同比涨幅处于3%以内的可控范围。

政策面上,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在经济参考报上发表2016年第4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称,2017年宏观经济走势将围绕供给侧改革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双重目标而展开。受去产能、去泡沫、和清理债务等因素影响,资金供需萎缩制约投资回升,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物价方面须防止去产能力度过大导致收入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冲击;房地产销售已出现回落态势,房地产投资回落的可能性加大。

总体来看,12月以来的债市暴跌在年末基本解决,市场信心得以恢复,债券市场平稳收官。不过,考虑到未来市场资金面或趋紧,2017年债市的走势不容乐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