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禾子
编辑|于墨林
8月20日,对环球音乐董事长Lucian Grainge来说是非常焦虑的一天,他整个周末都在思考自己的唱片生意。之前,社交网络上一直不停有人在推测Frank Ocean被再三推迟的新专辑《Blond》将于何时发行,他们终于在8月20日这一天等来了答案。
《Blond》专辑的数字版由Apple Music独家发行,实体版则由环球音乐在四个城市下设的官方授权的商店售出。该专辑以25万的预期销量(22.5万-25万等效专辑销量)提前夺得了Billboard 200榜单周销量冠军。值得说明的是,《Blond》是以Frank Ocean个人的名义在Apple Music发行。
不论如何,Grainge还是从中得到了一些安慰。但Frank Ocean离开环球音乐是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Frank Ocean曾凭借2012年的格莱美提名专辑《Channel Orange》签约了环球音乐公司旗下的Def Jam唱片。而此次“出走”,他需要向环球支付200万美元的违约金。
Def Jam唱片在这四年中吸取了哪些教训呢?Frank Ocean在发布新专辑《Blond》的前一天,在Apple Music上独家发布了概念“视觉专辑”《Endless》 的微电影。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是Frank Ocean向Def Jam唱片履行合约的一部分,至于《Blond》专辑的发行,很多Def Jam的内部人士却并不知情。一位Def Jam的内部员工说,“他解放了,所有的利益和名声他都可以自己享受了。”
环球音乐旗下一些有着较高知名度的艺人对Frank Ocean也表示了声援。在过去的六个月,他们同样向Tidal或是Apple Music等流媒体服务商授权了自己专辑的首发权。其中就有Drank的《Views》和Kanye West的《The Life of Pablo》,再往前推还包括Ariana Grande的《Dangerous Woman》、Rihanna的《Anti》和U2的《Songs of Innocence》。
不过,并不是所有专辑的首发都是一帆风顺的。譬如Kanye West和Rihanna的专辑发行都曾遭遇过推迟,前者是因为Kanye West觉得自己的专辑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可以售卖的状态,后者则是因为和环球音乐的合约问题。Frank Ocean专辑的发行给Grainge的事业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他曾与环球音乐签署协议,承诺不会将旗下艺人的专辑交由唯一平台独家发行,而是基于全球寻找同步发售渠道。
作为世界最大的唱片公司,环球音乐认为独家发行会抑制专辑销量,从而无法获取潜在收入。
然而,对于一些艺人和他们的经纪人来说,利用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流媒体服务商不仅可以迅速占领市场,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了与零售商直接对话的可能。所以,通过唱片公司发行唱片也显得不那么必要。
“经纪人们之所以喜欢独家授权发行的方式,是因为可以直接从中获利。但他们太短视了,并没有意识到他们错过了很多机会。”一位环球音乐的内部人士评价说。他指出,在与环球的合约中,环球音乐具有是否授权独家发行的决策权。(但合约并不适用于那些分散的小厂牌,对这些厂牌来说,采用独家发行的策略仍然是有益的。)
Spotify的全球创意服务总监、Meghan Trainor和John Legend的前经纪人Troy Carter对上述说法表示赞同,“大多数的唱片公司都明白独家发行并非最佳商业选择这个道理。作为一名经纪人,我更希望看到我的艺人的音乐出现在每一个角落。当选择只授权一家平台发行时,你将会错失很多粉丝。”
尽管独家发行会使唱片公司的盈利减少,但对于某些艺人,譬如目前以140万的销量在美国专辑销量排行位列第二的Drake(仅次于Adele专辑《25》150万的销量)来说,采用这种方式发行专辑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不过,MusicWatch唱片的主理合伙人Russ Crupnick依旧对此表示了强烈质疑,“关于独家发行有太多争议点了。就比如对于Tidal来说,什么是他的核心利益呢?其实并不是获得Kanye West或Beyoncé专辑的独家发行。要知道,听众希望的是‘我可以在这个平台听到各种我喜欢的音乐’,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愿意订阅的原因。”
另一位顶级巨星的经纪人也表示,“独家授权发行是一片‘尚待开垦的土地’。像Beyoncé、Chance the Rapper、Future和Drake这样的艺人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但这样的艺人是极其稀少的。对于大多数的艺人来说,独家发行目前还是一个不大可行的方式。奇怪且讽刺的是,他们耳边常常传来这样的声音,‘把专辑的独家发行权给我们吧,虽然我们给不了你太多银子’。”
我们可以看看艺人们将从与Apple Music的合作中得到些什么(它夸耀说已经拥有了1500万付费订阅用户):有定制的市场推广方案,有iTunes商店权威的编辑选荐,也许还有专门的电视广告和Beats电台节目、一些合作媒体中观众的额外打赏……
一位熟知Apple定位的内部人士表示,“他们会倾尽自己所能来给你做宣传,但你绝不能以一己之力拿到第一的位置。”
此外,目前拥有Kanye West、Rihanna以及合伙人Jay Z和Beyoncé专辑独家发行的Tidal,也向艺人提供了价值400万美元的媒体购买。譬如他们为Rihanna的最新专辑《Anti》制做了数量巨大的户外广告看板。
拥有3500万付费订阅用户(还有7000万免费订阅用户)的Spotify目前尚未加入这场“独家发行之战”,而是选择了人人共享的策略。不过,通过与这家瑞典流媒体平台合作,你还是可以获得很多服务,比如获得靠近最受欢迎歌单的展示位,以及推广和市场支持。
“比起说‘我们希望获得您专辑的独家发行权’,我们更希望艺人们能够支持我们的平台。艺人通过授权和使用我们的平台,我们也会支付他们一定数量的报酬。”一位内部人士表示。
他也指出,如果艺人拒绝了向Spotify授权自己的作品,Spotify便会消除该艺人的信息,且不会为他做任何推广——这对一名艺人来说无疑也是损失巨大的。所以大多艺人还是会选择同Spotify合作,不论其专辑的独家发行权给谁。
目前,代表数字音乐服务和音乐零售商的英国娱乐零售商协会(以下简称ERA)已经于8月24日颁布了相关法令,来支持环球音乐。“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相信,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是娱乐行业市场维持良性竞争的关键,”ERA执行总裁Kim Bayley表示。他也补充道,ERA成员一直相信,独家发行协议“会误导消费者,从而对音乐流媒体市场的发展构成潜在威胁,也会给实体零售商带来不利影响”。
最近刚刚登陆美国市场的法国流媒体服务商Deezer也持有相似的观点。这家公司在8月25日表示,“我们希望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体验,同时为艺人提供一个公平合法的流媒体服务。我们认为独家发行是弊大于利的,它不仅助长了盗版行为,也给用户强加了他们并不希望的服务。虽然独家发行对流媒体服务商是短期有利的,但这最终会在艺人和粉丝之间构筑起极大的屏障,不论对谁都是不利的。”
的确,一些对独家发行模式持批评态度的人认为,Apple的很多行为是违背反垄断法的。“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一名批评者表示,“劣币驱逐良币,过多的垄断会损害公平的市场竞争。”
环球音乐公司在第四季度的唱片发行(其中还包括Lady Gaga的全新大碟)情况如何还有待观察,值得关注的还有他的竞争者索尼音乐和华纳音乐,前者拥有旗下艺人Future和DJ Khaled专辑成功的发行经验。
“现在对于唱片公司来说是一个关键时刻,”一位唱片公司高管评论说,“也许这是继Napster之后音乐产业的另一个剧变。”(注:Napster是一个可以使用户在网络中下载想要的MP3文件的在线音乐服务,成立于1999年。它曾极大地影响了用户获取和分享音乐的方式。)
编译素材来自:Bill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