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郭达搭档,春晚走红被指不如宋丹丹,55岁再上春晚却恶评如潮

又快到了年末,鸡年春晚也开始进入筹备阶段,TFBOYS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鹿晗确定加盟鸡年春晚,当然除了新人之外,语言类小品类节目还是能见到一些熟人的,如那批耳熟能详的春晚钉子户,蔡明也算是知名钉子户之一,曾经22次登上央视春晚表演小品。

很多年轻观众对蔡明的认识就是笑声爽朗外加人形弹幕的大妈形象,称她是毒舌女王。她在小品舞台上的搭档也是不拘一格,从早期的陈佩斯朱时茂,到郭达、巩汉林,潘长江再到华少岳云鹏。喜剧女星本来就出名不容易,而蔡明却做到了。不过很少有观众知道,蔡明演小品却是半路出家。

没演小品之前,蔡明主打的是悲情剧。她家里没人从事演艺工作,不过蔡明却从小就喜欢表演,小学四年级时被导演谢铁骊选中在影片《海霞》饰演童年海霞而出道。

因为电影出名的蔡明也在三年之后顺利的被招进了北影厂,那会儿她才15岁,已经是个拿工资的人了。1980年蔡明出演《戴着手铐的旅客》,在里面扮演一位女扮男装的魏小明,把魏小明纯真可爱、同情弱者、男孩子气十足的性格表现得活灵活现,表演获得成功。

而之后出演的《印有金锚的飘带》、《生财有道》、《泪洒姑苏》等影片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因为出演的多是悲情片,蔡明也被看作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悲剧演员。不过这时候蔡明却开始尝试转型,缘由是陈强告诉她,演员要尝试不同的类型,你擅长悲剧,不如试试喜剧。

蔡明觉得挺有道理的,于是开始转型拍摄喜剧片,出演了一部电影《倒蛋部队》,并开始尝试演小品,跟陈佩斯朱时茂合演了一个《普拉尼特的长发》的小品,在北京台。然后第二年与巩汉林合作表演了小品《陌生人》,这也是蔡明首次登上春晚舞台。

不过观众对她印象最深的还是跟郭达合演过的小品。1992年尚不是郭达·斯坦森的郭达跟蔡明合演的《黄土坡》一举成名。然后两人就开始了长期合作,出了很多让观众喜欢的小品。

《越洋电话》《父亲》《机器人趣话》《过年》《球迷》等都是好评非常多的小品。跟黄宏小品里喜欢背顺口溜,赵本山小品喜欢埋汰农民不同的是,蔡明跟郭达的小品总是显得有些天马行空,从陕西老头对话洋姑娘到机器人,风格另类独树一帜,都挺好玩的。

不过,既然女喜剧演员稀缺,那么也免不了被人拿出来比较一番。蔡明比较悲催的就是在春晚舞台上遇到了宋丹丹。两人同一年出生,又同时出现在春晚舞台上,演同一类节目,自然也会被人拿来比较。

不过蔡明的运气确实背了点儿,有好作品的时候,人家的也好。而且宋丹丹眼光独到,演小品几乎没选过烂作品,合作的也是黄宏、赵本山这样作品很稳定的演员,反观蔡明就不同了,几乎每年都上春晚,也很敬业,但小品的整体质量确实有好有坏。

如果说宋丹丹在戏剧表演上有天分,那么蔡明就完全是靠着刻苦。在电视剧上宋丹丹凭借《我爱我家》以及《家有儿女》红的不得了,而蔡明却只有《闲人马大姐》,两人在扮相上天差地别,宋丹丹走年轻路线,而蔡明则是老太太,这就有点儿既生明,何生丹的意味了。

之前某论坛上还曾发起一个有关宋丹丹跟蔡明谁好的投票,结果是宋丹丹比蔡明更好。可以说从作品以及戏路选择上蔡明眼光没有宋丹丹独到。不过后来宋丹丹告别春晚舞台,留守春晚的蔡明也开始尝试改变小品套路。

跟岳云鹏、华少、大鹏搭班演小品,还在跟潘长江的小品里翻唱《因为爱情》以及《风吹麦浪》,除了是不是的创造金句之外,还给观众展现更多的才艺。不过,今年蔡明上春晚的消息一出来,还没表演节目,网上却是恶评如潮。

或许这是演员跟观众都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地方台的春晚已经丰富多彩,春晚舞台上演员们也在尝试不断地转变,而观众既期望能看到一些老面孔,却又不耐烦这些老面孔们依旧用落伍的老套路表演节目,而蔡明就很悲催的套路了一把。

也许蔡明确实应该休息一下了,毕竟春晚前期,演员的压力是很大的,赵本山不就闹出过体力不支吸氧的事情么,郭达不愿意上春晚也是因为觉得春晚彩排准备压力太大。既然已经在此功成名就,不如洒脱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