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拒绝整容自称正在更年期 笑言自己从来没有好看过

初登话剧舞台,她曾是同行眼中教科书般的存在,不论是扮演妙龄少女,还是诠释耄耋老太,她都能演出自己的风格来;转战小品领域,她塑造了一系列经典人物形象,超生的农村妇女、做心理辅导的钟点工以及那个一张口就一股东北大碴子味儿的白云大妈,都成为了几代人对于春晚小品的最深记忆。年过而立,她又“折腾”到了电视剧行业,从《我爱我家》中左右逢源的国民儿媳妇,到《家有儿女》里为孩子们操碎了心的“丹丹妈妈”,她不断刷新自己的成绩。近期,她又活跃于多档综艺节目中,在新的领域再一次对自己发起挑战。

如今的宋丹丹,早已成为了年轻一代仰望的前辈。但她不仅仅满足于做一名优秀的演员,更希望能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在人生大戏中全力演好“宋丹丹”这个角色。

搭档肖央爆笑演绎“老戏骨撞上小苹果” 携手倪大红、梁天“粉红不断、艳福太浅”

近日,由宋丹丹、倪大红、梁天、肖央、王太利、姜妍等人主演的家庭轻喜剧《我的岳父会武术》正在北京卫视热播。剧中,宋丹丹饰演霸气强悍、伶牙俐齿的派出所退休所长马玉茹,在事业上如鱼得水的她在家庭生活中却遭遇了“滑铁卢”,被儿女婚事和两位亲家“折磨”得焦头烂额。对此,宋丹丹也大吐苦水,自嘲自己在剧中是个活脱脱的“使唤丫头”,“退休前为千家万户的各种小事操心,退休以后更是为家庭琐事操碎了心。”不过在同组的其他演员看来,这个“使唤丫头”可是整部剧的核心人物,也是主创团队能聚在一起的一大功臣。

剧中,肖央与宋丹丹饰演一对活宝母子,经常一言不合就打起了“嘴仗”,有一场戏更是从室内吵到大街上引发路人围观,让人不得不惊讶“老戏骨撞上小苹果”的威力。肖央曾表示,第一次正儿八经演电视剧让他一度“心里没底儿”,但有宋丹丹在身边则让他一颗心落了地,“我不太善于去表达对偶像的喜欢,但我真的是从小就看丹丹姐的戏长大的,能和她一起合作对我来说真的是一堂非常宝贵的表演课。”而在剧中饰演肖央的女友、宋丹丹的准儿媳的姜妍,在生活中更是与宋丹丹关系匪浅,姜妍表示宋丹丹经常像亲妈一样关心自己,让她在剧组倍感温暖。

在几位年轻的演员看来,能跟着前辈宋丹丹一起学习是他们当初接下这部戏最大的原因之一。而对于倪大红、梁天两位老搭档来说,能在《我爱我家》后与“女神”宋丹丹再度携手,无疑是一次圆梦之旅。剧中,倪大红饰演宋丹丹的“前亲家”程大吉,一向以饰演严肃正剧中心机深沉类角色见长的他直言“接下这部轻喜剧真的就是因为宋丹丹老师,当时听说丹丹老师在,我特别想去,而且还惦记了好几天,后来剧组终于决定我可以去了,真的很激动。”在他看来,生活中的聊天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一起合作一部作品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宋氏喜剧”的魅力。

而年轻时就被宋丹丹的演技折服,甚至多次给女神写“情书”的梁天,此次更是被宋丹丹一个电话召唤而来,出演满腹诗书的“准亲家”白振广。戏外的倪大红和梁天都对宋丹丹“情深意重”,剧中三人更是有着复杂的感情纠葛,不过,面对两位追求者,丹丹女神却毫无心动的感觉,笑称 “他俩长得真是太磕碜了,瞧我这点艳福。”

而立之年遭遇“事业空窗期” 拒绝整容“当一个不和地心引力做斗争的女演员”

如今提到宋丹丹,很多人可能会用“著名笑星”、“轻喜剧专业户”、“表演大家”等前缀来表达对其在演艺道路上取得的成就的尊重与敬佩,但在宋丹丹自己看来,她不过是个“一直坚持老老实实演戏”的演员,和大多数的同行一样,她也曾经历过人生的迷茫期和事业的低谷。

早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读书期间,宋丹丹就凭借出色的表演在话剧界崭露头角,后来,她又转战小品领域,《超生游击队》、《昨天今天明天》、《钟点工》等作品让她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小品明星。但是宋丹丹却透露,当时在小品领域的成就对她来说其实是柄双刃剑,一方面给予了她前所未有的鲜花和掌声,另一方面也大大束缚了她在影视领域的发展。“或许因为演了小品,大家就认为我可能不适合演影视剧,根本没有剧本找我,三十多岁是一个演员最好的年龄,但我就只演了一部《家有儿女》。”除了事业上的遗憾外,这段长达十年的事业空窗期还给她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为了生存,她只能不断地接拍小品,但是挣的钱也是杯水车薪,“上一个央视春晚也只有两千块钱,别人看着你好像是个大明星,其实你根本挣不到钱。我要送孩子出国读书,经济压力真的很大,看到同期出道的女演员都有戏演,但就没有人找我,又感觉特别沮丧。我需要工作,不能总是在家呆着玩或者打麻将。”

为了走出事业上的瓶颈,宋丹丹做出了“拒演小品”的决定,甚至连续六年只接了一次小品,之后的五年又再次远离小品舞台。在调整策略的同时,她也始终坚持踏踏实实地演戏,一步一步磨练演技,把老师口中的那句“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当做金科玉律来警示自己,直到后来有机会出演《马文的战争》,她才终于等来了转型的契机,而那一年,她已经快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可能正是因为自己经历过人生的起起伏伏,尝过“没戏可拍”的滋味,也有过“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宋丹丹对演艺圈、对表演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

她坚持认为,演技永远是一个演员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只是这个“看脸的时代”让大家逐渐将焦点都放在了皮囊上面。她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和几位年轻女演员解释整容的危害,“左边突出来了就打一针,右边陷下去了也打一针。表情是上天对女人最好的恩赐,打到表情都僵了,一个演员最美好的东西也就没了。”宋丹丹认为,自己从来没有好看过,甚至从做演员那天起,就觉得自己不漂亮,但她一直坚持做一个“不跟大自然、不跟‘地心引力’做斗争的女演员”。在她看来,每个女人有魅力的阶段是不同的,而良好的心态能让人变得更美。对于“如何让市场对演员的衡量标准重新回到以演技为准绳”的问题,宋丹丹则表示一切顺其自然,“永远也不要去要求什么,市场有需求,就会这样发展,但是当大家看腻了,自然就不看了。就像我们从小要偷着听邓丽君,那个时候大家觉得好听的不得了,但是现在可以敞开听了,年轻人也不听了。”

对于当下影视圈一些当红鲜肉频繁使用替身的问题,宋丹丹却觉得不能过分求全责备,“不能完全怪演员,他们太火了,市场太需要他们了,所以才会这样,这绝不是他们一个人的错。”面对影视行业的现状,她最希望的是年轻一代能不忘初心、磨练演技,“虽然表演是需要悟性的,但是态度也真的很重要。”

宋丹丹觉得,演员其实是个特别可怜的职业,年轻的时候因为理想、生计每天都盼着剧本,等着接活儿,“你以为他们很光鲜靓丽,但其实一旦有三个月不拍戏,他们的心就慌了。当他们打开新闻发现完全没有自己的消息的时候,心里是会很悲凉的。”但是有时候,这些演员又会害怕自己出现在新闻里,不愿意被关注、被议论,“现在一上头条,基本上都是丑闻,都是要挨骂的,有时候看到新闻里有自己的名字,会害怕得出一身汗,后脖埂子都会冒凉气。”

拼命三娘“闹腾不动了” 戏疯子“最期望不用修改的剧本”

在采访过程中,宋丹丹总会给人一种云淡风轻的感觉,她坦然地表示自己现在“有点累”、“玩不动了”、“闹腾不行了”,相比年轻的时候一头扎进工作,不顾忌工作强度,不在乎题材类型的“拼命三娘”,现在的宋丹丹对于工作有了不一样的衡量标准。她坦言现在不太想接古装剧,对于情景剧更是有点不敢涉及,最大的原因并非外界猜测的“腻了”或是“厌倦了”,而是面对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她的身体确实有点吃不消,“情景喜剧经常一天要拍一集半,连续拍几百天,现在真拍不动那样的戏了。现在有戏找我,超过三百场就不敢接了,体力不够怕支撑不了,到时候影响整个摄制组的进度就不好了,不能帮人家还成为了人家的负担。”

除了身体状况外,“等不到好剧本”也让宋丹丹一度萌生了“退休”的念头,“拍来拍去都是那样的剧本,觉得也没办法再突破了,索性就有点不想再拍了。”在专业上,宋丹丹算是个“强迫症轻度患者”,“要么就不拍,要么就拍好”的观念让她经常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如果剧本不太合适,只要一拍起来,你就要和导演、编剧、合作的演员一起修改和完善剧本,这对演员来说其实特别困难,以前还好,现在真是没精力了。又要演又要想,真的太费脑子了,所以我现在最希望得到不用修改的剧本。”不过幸运的是,在宋丹丹决定“归隐”之前,她遇见了《我的岳父会武术》,只看了一集剧本就被紧凑的剧情吸引的她,又开始了新的“征途”。

宋丹丹透露,其实“退休”也不过是当初一闪而过的一个念头,真的让一个从业三十多年的“戏疯子”解甲归田,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如今,“硬件”有点跟不上市场运转速度的她,更多的时候希望用“软件”来弥补一些体力上的不足,她想做些“不闹腾更走心”的戏,从而引发观众深层的思考。宋丹丹说自己最喜欢的一部戏是几年前的《妈妈的花样年华》,剧中她饰演一位古稀老人,身体虚弱,说话缓慢,但就是让她觉得痛快、舒服、放松,“那样的角色没有那么咋咋呼呼,更多的是走心的东西,塑造这种人物让我觉得特别过瘾。”她坦言,其实单纯从剧本来看,没有哪个类型是她特别想演或者特别不想演的,只是期待着能等到好的剧本,“那样我就可以回归一个演员的本职,自然地、诚实地、专注地去进行创作。”

“丹丹妈妈”专注做引路人一百年 不惧更年期“享受这个特别的阶段”

在娱乐圈,宋丹丹的人缘是出了名的好。因《家有儿女》结缘的杨紫、张一山、尤浩然,至今仍然亲切地叫她“丹丹妈妈”;在《我的岳父会武术》中饰演她准儿媳的姜妍,在生活中也是她捧在心尖上的干女儿。除此之外,张杰、谢娜也是她多年的好友,歌手王铮亮也和她亲近得很。近期,更是爆出刘涛居然是她多年前就收下的“关门弟子”,对此,宋丹丹也只是用一句“其实也没有真正在业务上给予过她什么帮助”就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了。

相比在事业上的功成名就,宋丹丹觉得能和这些年轻的孩子成为朋友,做他们的倾听者和引路人,是一件更有成就感的事情。前一段时间,《家有儿女》主创聚会的合照在微博上引起了一波怀旧风,照片中三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围在宋丹丹身边拥抱献吻,感动了不少网友。对此,宋丹丹也表示,虽然自己只是他们剧中的妈妈,但她始终都在关注三个孩子的成长。她透露,多年前,杨紫的爸爸曾因为是否让女儿考电影学院的问题请教过自己,那个时候她总觉得市场对女演员的长相要求过于苛刻,害怕杨紫耽误学业,又心疼“女儿”在圈里经历挫折的她曾直言“千万别去考,孩子长得不算太符合娱乐圈的审美,别当演员了。”不过,如今的杨紫出落得亭亭玉立,近期更是佳作频出,让宋丹丹从心里觉得“倍儿自豪、倍儿有面”。另外,曾经调皮捣蛋的张一山也凭借《余罪》一跃成为当红小生,不谙世事的“小儿子”尤浩然也从当时剧组里一拍戏就乱动的“多动症儿童”成长为稳重的大小伙子,对此,丹丹妈妈欣慰地表示“能伴随三个孩子的长大,看着两个已经成了大明星,我觉得这是我一生的一个成绩。”

宋丹丹觉得,自己的好人缘不是巧合,而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一个结果,“我和他们父母同龄,也经历过很多事情,看透了很多,对一切都不会大惊小怪。我可以给他们行业上的一些指导,也能做贴心的‘丹丹妈妈’,很真诚地告诉他们我的理解或者我的态度。”宋丹丹愿意和这些年轻的演员在一起,能陪着他们度过开心或失落的阶段,能帮助他们争取到更多的机会,让她觉得自己在这个行业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相比要做一个成功的、成熟的女演员,现在的宋丹丹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懂得经营生活的女人。她不过多干预儿子巴图的生活,让他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走的路;她积极参加多档综艺节目,在新的领域不断寻找着新的乐趣。她还在微博上向大家介绍“临终关怀”的相关内容,提倡用最正确的方式送走最爱的人。

宋丹丹笑称自己现在是“更年期正当时”,不过却完全没有因此而焦虑,反而是选择更欣喜地接受这个特殊阶段给予的馈赠,“我特别开心经历这个时期,更年期让我觉得解放,让我不必再压抑自己,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再看谁的脸色。”她觉得,一个年轻的女人,因为爱人、孩子经常需要做出很多妥协,而现在的她,生活富足,精神充实,不需要依靠任何外物的支持,“腰杆很挺拔,能过自己喜欢过的日子,现在的我把朋友看得特别重,比家庭、孩子都重,我可以完全按自己的喜好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