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品牌先锋行动的一部分,搜狐汽车首次围绕中国品牌的最强车型与合资品牌的标杆车型发起综合性的品牌活动及系统化的实力比拼。通过邀请行业重量级嘉宾、高校导师、KOL等进行现场体验并最终给出评价,客观全面的展现中国品牌在品质、智能化领域综合实力的成长。随着在乘用车市场中的销量和占比稳步提升,中国品牌正在成为主导。此活动意在支持中国品牌,并助力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
我们将参与测试的全部SUV车型(包括10辆自主SUV与4辆合资SUV)进行了详尽的测试,并将最终结果汇总成了上表。在中国品牌阵营中,传祺GS8、宝骏530以及荣威RX8分别取得了前三名的成绩,其中GS8在制动性能、NVH表现上优势明显,宝骏530则在油耗的控制上更有心得,而荣威RX8凭借大尺寸的车身在空间上表现上更胜一筹。不过总体来说,自主品牌在各项测试中与合资品牌的差距已经并不像很多人固有认知中的那么巨大了,它们在很多方面甚至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这说明近些年来自主品牌的产品力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总体表现已经逐渐有不输于合资品牌的趋势。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项为您呈现在加速、制动、绕桩、空间、噪音及油耗共计六项测试项目之中,这些自主与合资SUV车型的具体表现。
●加速测试
在所有参与测试的自主品牌SUV中,0-100km/h加速成绩最好的三个车型依次为,荣威RX5、WAY VV7、以及荣威RX8。三辆车均搭载2.0T发动机,但荣威RX5在车身重量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拔得头筹。WAY VV7的7速双离合变速器带来了更高的传动效率,所以加速成绩在中型SUV中遥遥领先,位于SUV总榜的第二位。让人惊喜的是荣威RX8的脱颖而出,尺寸最大,车重同样不低,还能获得不错的加速成绩,其中四驱系统功不可没。
无论是紧凑级SUV,还是中型SUV,参测车辆的0-100km/h加速成绩大多集中在10-11秒左右的区间,这样的动力水平在日常驾驶中已经完全够用。2.0T和1.5T发动机已经成为了自主品牌SUV的主流配置,成绩垫底的宝骏510由于搭载了一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方面显然已经有点跟不上对手的步伐。
论加速成绩,自主品牌车型并没有与合资车型产生太大的差距。如今各个自主品牌在发动机的动力方面已经可以与合资车型不相上下,另差距产生的最大因素还是来自传动系统,以及动力匹配的调教工作。自主品牌在今后如果能够获得更先进更好的变速箱供应,同时在累计更多的调教经验之后,动力性能赶超合资车型并不是痴人说梦。
●刹车测试
0-100km/h制动测试成绩能较为直观的反应车辆的制动性能,而制动也是直接与行车安全挂钩的,所以一辆车的制动性能如何,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车辆的安全性。在测试中,传祺GS8、长安CS55、荣威RX8都有着40米以内的傲人成绩,位列自主品牌制动成绩榜单中的前三名。
自主品牌的车型中,有多一半的车型在制动成绩上都领先于了主流合资车型,制动距离最长的也不超过44米,大多车型都已达到42米的及格线。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自主品牌对于国人安全性的重视。
消费者往往对于车辆安全尤为关注,自主品牌也的确在这一方面下足了功夫。通过与合资车型对比,我们可以说自主品牌在制动性能方面已经完全不输于合资车型,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已经将合资车型远远甩在身后,表现值得肯定。
●绕桩测试
在绕桩测试环节中,主要考验的是转向系统、底盘以及悬架系统在较为激烈驾驶的情况下,车辆的整体操控表现,具体排名与打分由我们测试编辑主观给出,最终排名前三位的是上汽荣威RX5、WEY VV7以及长城H4。三台车给人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悬架的调校偏硬朗,能够保证车辆在入弯时有足够的支撑性,车身整体的抗侧倾效果会更好,同时不错的转向手感与精准度也是他们的突出点。
从最终的测试成绩不难看出,虽然合资品牌整体有着不错的表现,但自主品牌的整体成绩也相当出众,提升的幅度与速度都非常可观,这也侧面说明了,自主车型在车辆的底盘、悬架以及转向等方面的投入与研发都已今非昔比,车辆的行驶品质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例如吉利博越,虽然在绕桩测试中的成绩并不靠前,但其整体更偏舒适的底盘悬架调校显然日常驾乘的舒适感更好,行驶品质感也是有口皆碑的。
近几年自主品牌车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最为人所诟病的动力以及底盘等硬件水平已经与主流合资车型不相上下,甚至有赶超的趋势,这说明自主品牌厂家对于硬件有了很大的投入,包括自主的研发以及使用更高级的供货商零配件等,现如今这些产品的实际品质确实值得我们为它们叫好,并且为他们而感到骄傲。
●空间测试
面对消费者对于空间需求的不断加大,乘坐空间也成了当下汽车厂家要考虑的首要任务,尤其对于主要服务于家庭使用的SUV车型,宝骏530以82.6分位列第一,上汽荣威RX5以及广汽传祺GS8分别以81.2分、79.2分位列二三位。从得分上不难看出,宝骏530有着不错的后备厢空间,RX5的第二排空间表现更为出色,而GS8的后备厢更是灵活出众的表现。
在与合资标杆车型的成绩进行对比时不难发现,除汉兰达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外,其余自主品牌车型与各级别主流的合资车型差距真的微乎其微,过去自主车型空间利用率不好的问题也已经解决,WEY VV7、长安CS55以及博越等也均已经超越了锐界、昂科威等主流合资车型。
国内消费者对于车内部空间的需求可以说是极为苛刻的,这也就迫使厂家不断对空间进行升级,不论是加长轴距还是对内部空间利用率的优化,此外在新车的设计之初,空间问题也已经变成了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噪音测试
噪音测试中,我们用分贝仪衡量怠速、60km/h、120km/h三种状态下车厢内的噪音情况并且得出总得分。最终,在10台中国品牌SUV中取得前三名的车型分别是传祺GS8、吉利博越及WEY VV7,这个结果也基本印证了我们在测试中的主观感受。
GS8与VV7作为中国品牌冲击高端车型中的典型代表,在整台车的NVH上有相当不俗的表现,这也说明了不仅仅是在外观内饰的设计与做工上它们有自己彰显高端的一面,而在噪音控制上也至少是按照合资品牌的标准来自我要求的。取得第二名的博越同样是在意料之中,定位于紧凑型SUV的它售价比另外两台车亲民不少,因此车厢静音性在同价位车型中有着显著优势。
除去售价以及定位相对较低的宝骏510之外,其他中国品牌SUV车型都在噪音测试中达到了合格水平(总得分60以上)。和别克昂科威之类的合资品牌标杆车型相比,有小部分自主SUV已经达到了相接近的水平(如GS8、博越),其余的中国品牌车型则也大都能将差距控制在有限水平。不过,荣威RX5实测噪音值比细分定位更低的哈弗H4、长安CS55都要更大一些,这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曾几何时,在中国品牌造车还在解决耐用性、稳定性等基本需求的阶段,噪音控制显然不是那时的自主车企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但随着中国品牌逐渐向高端化发起冲击,在噪音控制等品质上产生更高的要求是必然的。研发层面,包括传祺、哈弗、长安在内的不少中国品牌都在近几年间建成了NVH实验室,开始系统的解决车厢内的隔音问题。逐渐优化的设计带来了更低的风阻系数、成本更高的高端轮胎带来了更好的胎噪表现……中国品牌车型在噪音控制上与合资品牌间的差距,的的确确在逐渐缩小了。
●油耗测试
我们将参与油耗测试的车辆在固定路段以30km/h的平均时速行驶100公里以上,并计算出平均油耗,最终取得了前三名的车型分别为宝骏510、宝骏530、哈弗H6。宝骏510以6.35L/百公里的油耗成绩取得了第一名,考虑到它仅1.5L 自然吸气的动力,同时又是10台测试车中唯一一台小型SUV,这样的成绩当属预料之中。
另一台宝骏车型530取得第二名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毕竟1.5T发动机以排量而言基本是这一级别车型的主流水平;而之所以能在油耗表现上和对手们拉开差距,想必那台6速双离合变速箱的出色匹配功不可没。油耗测试中的第三名花落哈弗H6。作为蝉联了同级别销量冠军若干年的“神车”,H6采用了缸内直喷技术的1.5T发动机,加上齿比安排合理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这理论上为它的燃油经济性贡献不少作用。
油耗测试中,除去前三名之外其余车辆的表现总体而言也都属合格水平。绝大多数紧凑型SUV或以下级别的车型都将油耗控制在了10L/百公里以下,RX8与VV7略微超过这一水平,但要知道它们是两台体型大出不少的中型SUV,这样的表现已经相当优秀了。倒是向来被诟病油耗问题的博越在这次测试中表现依然不够理想,或许和对手们相比偏大一些的整备质量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合资品牌阵营中,汉兰达与锐界的表现相当亮眼,这样两台7座中型SUV双双取得了10L/百公里以内的油耗,仍不愧为自主车型的榜样。
和若干年前相比,如今的中国品牌车型在燃油经济性上的表现可以说是有了质的飞跃。从越来越优异的车身轻量化设计、到挡位数更多匹配更合理的变速箱、再到更加先进的发动机,中国品牌在技术上的普遍进步正在帮助自身完成对合资品牌们的追赶。更低的油耗意味着车主们日常用车成本的降低,这对于家用车而言无疑是尤为关键的。
●全文总结
最近几年,如哈弗、广汽传祺、荣威等不少主流中国品牌开始逐渐加大在车辆软硬件研发上的资金投入,建立了一系列包括动力总成实验室、风洞实验室、专业试车场、NVH实验室等在内的研发机构,由此带来的是在动力性能、操控性能、燃油经济性、车厢静谧性等品质上的质的飞跃。本次测试的最终成绩也客观的反映出了自主品牌在造车水平上的进步,它们与合资品牌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在油耗、空间等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赶超了合资车型。要知道,自主品牌的飞速发展不过短短十余载,就已经达到了今天的水准,所以,我们不妨畅想下一个十年,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真正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它们又会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中国、乃至世界消费者面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