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耐力,在轮胎领域是个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字。这家成立于1872年,拥有百年历史积淀的意大利知名企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轮胎制造商之一,其在全球拥有19个工厂、约3万名员工。2015年,中国化工联合丝路基金等其他股东完成了对倍耐力的收购,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任建新出任倍耐力董事长一职。两年后,倍耐力重返米兰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倍耐力的市值已经在中国化工原始投资的基础上实现了倍增。这一切,离不开倍耐力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功。
5月8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发布会上,倍耐力宣布,为巩固在高端市场和超高端轮胎市场的领导地位,将加大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的投资力度,并抓住新技术变革的机遇,开展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倍耐力全球执行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可·特隆凯蒂·普罗维拉(左)与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及倍耐力董事长任建新(右)
与伙伴紧密合作 紧抓中国市场机遇
2017年,倍耐力亚太市场的销售额有机增长率为14.3%,收入总额达到8.062亿欧元,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来自中国。亚太市场也成为了倍耐力收入增长率最高的区域市场。如此迅速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高价值产品带来的利益最大化。倍耐力在过去三年凭借着发展高价值业务的战略(新高端轮胎,超高端轮胎,专业技术和超专业技术,高端摩托车轮胎和 Velo 自行车轮胎),成为了全球唯一专注乘用车轮胎业务(轿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的公司。在乘用胎领域,由于全球的高端轮胎的市场容量还在不断扩张,无论在欧洲、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消费者对高端轮胎的产品越来越强烈的需求,也引领倍耐力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17年,倍耐力的高价值产品销售收入增长了18.3%。
在亚太地区,倍耐力预料会有进一步快速的发展。到2020年,在全球倍耐力会拥有17000个销售点,其中35%在亚太地区。而2016年亚太地区销售点数量占全球总量(12500个)的31%。根据倍耐力高价值的战略和工业计划,为增强高价值的产能,进一步改善产品的组合和流程的数字化,倍耐力计划自2018年至2020年在亚太地区投资超过1.2亿欧元,并通过扩展销售网络的方式在亚太市场实现更强劲的增长。至2017年底,倍耐力在中国已拥有超过 3,700 个零售网点。
在高价值市场,作为超高端轮胎领域领导者的倍耐力已与全球主要高端和超高端汽车生产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一大批最具创新意识并在电动汽车领域最为活跃的品牌也与倍耐力展开了深入的合作。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及倍耐力董事长任建新表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也将借助其在中国宝贵的经验和已有的渠道,为倍耐力提供所需的支持,以促进倍耐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在中国的发展,从而加速倍耐力的成长与转型。“中国化工通过国际化,围绕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供应链向中高端延伸,国内企业与以倍耐力为代表的海外企业成熟商业模式和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的全面接轨正在带来一场脱胎换骨的大变革,这也是中国化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全球布局和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支持该策略,倍耐力公共事务副总裁菲利普·玛利亚·格拉索(Filippo Maria Grasso)先生,将出任中国化工橡胶公司首席执行官。
专注乘用车市场 技术革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高端和超高端的乘用车轮胎销售额不仅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市场,也是新技术最具创新能力的市场,大量极富创造性的新技术的聚集对倍耐力的高价值业务增长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过去四年中,倍耐力将其高价值轮胎收入的 7.3%投入研发,洞察汽车市场新趋势,研发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创新产品。
在将工业轮胎分离后,倍耐力便将业务聚焦于乘用车轮胎。目前,倍耐力正积极发展数字化转型产品。早在2002年倍耐力就开始了 Cyber(智能轮胎)技术的研发,并在去年正式向市场投放了第一款Cyber技术的产品——Connesso,这款产品针对替换市场研制,通过植入轮胎的传感器和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软件,将轮胎磨损、胎压和温度等信息反馈给用户,通过将数据传输到倍耐力的云端服务器,
Cyber 技术的最新产品是今年早些时间上市的 Cyber Car 系统,这一系统与车载电子系统相连,可以监测轮胎重要指标的变化,并向车辆传送信息,从而相应调整控制系统,为安全出行和更好的驾驶体验保驾护航。除此之外,倍耐力还提供其他诸多尖端产品和服务,包括如倍耐力噪音消除系统, 缺气保用轮胎技术和内部自修补技术,以及 Pirelli P Zero 系列的彩色涂装版等超专业技术。
2005 年,倍耐力在中国投产第一批轮胎,目前在兖州和焦作有两家生产基地,生产汽车和摩托车的轮胎,共聘请了4000多名的员工,总年度产能达到1200万条轮胎的规模。与倍耐力全球所有19个工厂一样,中国工厂也正处于基于智能化和灵活性生产的数字化转型核心阶段,其核心有以下三点:资产互联;大数据和分析;数字化驱动文化。同时,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如在减少污染物和气体排放、降低水资源和能源消耗、工厂废物回收等方面,中国工厂也遵循着倍耐力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高标准。此外,倍耐力还将这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与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实现了挂钩。
“‘中国制造2025’这个计划已经把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确定为中国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中国不仅在重点发展电动汽车这类新兴交通工具,同时也致力于满足日益严格的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在这两个领域里面,倍耐力都有着非常卓越的能力。”任建新表示,中国化工集团将和倍耐力一起把先进的技术产品与服务拓展到整个中国市场,“毫无疑问我们将继续支持倍耐力,不仅会开发新的产品,还会引入“中国4.0”,建设“中国制造2025”的工厂。”
“对倍耐力的发展来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相信倍耐力引以为傲的技术创新,加上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鼎力支持,一定能使得我们进一步在中国取得强健发展。”发布会上,倍耐力全球执行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可·特隆凯蒂·普罗维拉(Marco Tronchetti Provera)也对倍耐力今后在中国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计划无疑将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开启一个新的局面,相信借助这股东风,倍耐力在未来也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基于高价值、数字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战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