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年的销售量高达数百万辆,上海通用、长安福特等旗下的合资品牌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与日系德系甚至国产车相比份量美系似乎低了一个档次。
国内有的人认为美系车更安全、空间更大,有的人认为美国在科技方面领先世界,而美系车也在技术方面领先等等。不可否认,美系车在国内也有不少的拥趸,随着国产车整体实力的增强,合资车与进口车都受到不小的冲击,而美系的遭遇更为凄惨,究其原因无怪乎这几点:
太耗油
美系车最主要的特点是空间大、油耗也大。众所周知,美国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东西海岸都有互通的笔直公路,由于需要长时间的驾驶,所以对汽车动力性可以说是他们对汽车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油耗就被忽略。
如今,中国对环境治理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而汽车领域也首当其冲,油耗高的汽车逐渐被市场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低油耗小排量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显然以油老虎著称的美系车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内饰粗糙
在中国汽车市场,美系豪车并不多见,大部分美系车都是“入门型”的低档车,这些马力大的便宜车只好从内饰上精简成本,所以做工粗糙内饰相对较差。
此外,美国人把汽车仅仅当作一种交通工具,工具只要结实耐用满足要求就好,如果汽车坏了,大不了再换一辆新车,美国人对汽车内饰方面的要求比较低,造成了美系车忽视了内饰的改进。
保值率低
一般而言,汽车的保值率取决于车辆的性能、售价变化幅度、配件价格等因素,其中车辆性能和售价变化幅度最为重要,而美系车一般优惠大,特别是畅销的车型,主要来源于降价促销,动辄就是3、4万的优惠。
举一个例子,一款美系车售价为15万元,一年后这款车的售价可能降为13万元,那么这款车的二手车价格更加不保值了。
贸易争端
近期,伴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不断激化,特别是4月4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公布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清单,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汽车类商品在其中占了大头,涉及汽车类的项目共有28项,几乎涵盖了市面上所有的美国进口乘用车和皮卡。
中美贸易争端对美系车在中国市场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特别是美国进口车在国内的竞争力逐渐走弱的情况下,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也就越拉越大。以JEEP为例,号称特供中国的大指挥官即将上市,而全新牧马人和大切诺基也刚刚上市,但是一张加征关税清单让JEEP的高层哭晕在厕所里。
市场遭蚕食
日前,美国媒体《福布斯网站》报道称,美系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少,因为中国人除了新来德系和日系外,中国人自己造的车质量越来越好。该报道还认为,如今的中国人都觉得国产车的质量丝毫不逊于国外品牌。随着中国市场国产车的销量不断攀升,美系车的生存空间就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