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此次北京车展上,别克携旗下的插电式车型VELITE 6与公众见面,作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并不常见的合资品牌,不仅是别克,就算是推出过普锐斯的一汽丰田,也并没有将其作为主打品牌,人们不禁要问,在国内各路势力争相崛起抢夺新能源蛋糕之际,一众合资品牌,这是要集体跳票的节奏吗?非也。
一、技术储备足够,淡定观望中
诚然,如今包括以传统燃油动力车型为主业的自主品牌和由各路资本支持的汽车圈里的新生力量,都在紧紧盯着新能源车型这个尚在发育和新兴的市场。如果刨除其中资本的投机因素的话,最终坚持下来的企业,之所以会不遗余力的大力投入到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中,很大程度上是不想被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大潮,给拍死在沙滩上。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相较与国内车企普遍的"补课"压力和心态,而一众国外品牌,它们就真的显得轻松许多。而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放在它们身上,也算是应景。
提起新能源汽车,就不得不说一下大名鼎鼎的丰田普锐斯。作为早在1993年就已经试水混动车型、堪称混动奠基者的普锐斯,时至今日已经更新到第四代车型,不得不承认,每一次的换代,都是一次技术的进步和革新,到了目前,普锐斯无论是在电池管理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已经做到了非常完善,而历经二十五年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也是让丰田在技术储备方面,信心十足。
当然,不仅是丰田,大众、通用等众多知名外国品牌,当然也是不甘人后。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面对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厮杀正酣,一众合资品牌淡定的作壁上观,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二、技术路线的选择,太多的未知因素
在当下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对于作为大三电核心的电池技术,不仅有最常见的动力锂电池,而且还有试图异军突起的氢燃料电池,甚至于还有铝空气电池等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的各种选择。
就算单论其中的动力锂电池,更是可以细分为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钛酸锂电池、还有锰酸锂电池等诸多方向,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无论是哪种电池技术,甚至于包括上文中提到的氢燃料电池,都不是尽善尽美之选,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能量密度不足、充电时间长、电池寿命衰减或者是基础设施投入巨大等限制自身发展的瓶颈因素。
就连最基本的动力锂电池充电桩,不仅有国内标准,更有日本标准、欧美标准甚至于说是特斯拉自成一套的独立体系。
因此,在这种未来发展趋势并不十分明确的情况下,贸然出手,多少都有些押宝的嫌疑。赌对了,皆大欢喜,赌错了,满盘皆输。
三、拱手相让的利润,不甘心
可以说,国内所有的合资汽车品牌,都牢牢的把控着属于自己的配套动力总成生产部门,不仅是为了避免在核心产品件上受制于人,更是为了"独吞"在上游配套产品件生产采购过程中的那部分相当可观的利润。
如果此时大举引入新能源车型,鉴于目前基本没有哪家合资汽车品牌真正掌控了属于自己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因此,贸然将如此诱人的一部分利润,拱手想让给自己的配套供应商,可以说,没有任何一家主机厂甘愿如此。
四、传统燃油动力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环保压力越来越大、排放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当下,如果不能很好的做到"开源",那么有效的"节流",也不失为一条应对之策。毕竟,这些合资汽车品牌,背后对于内燃机研发的雄厚的技术积累和支撑,是有目共睹的。
从最早大家对于小排量涡轮(机械)增压发动机型的排斥、普遍担心动力不足,到现在小排量发动机已然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主流,小排量增压发动机已经大有逐渐取代传统的自吸八缸甚至于说是六缸机的趋势。记得全新的沃尔沃XC90刚上市时,不少评论对其的双增压T6机型不抱太大希望,但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动力表现根本不输大排量的竞争对手,而真正的差距,可能也就在发动机声音浑厚的视听感觉上。
如果真要在意这一点的话,那也许发动机的声浪模拟,可以带来更好的全方位使用感受。
总结
尽管目前,国内的合资品牌对于新能源汽车,仍然是一种"持币观望"的态度,但相信用不了多久,当一切都已敲定之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厮杀,一定更为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