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高端的失败品,长安CS95新款只改前脸,想卖给谁?

文/李乔

导读:说CS95是长安冲击高端留下的失败品,并不是中伤或者诽谤,作为第一批自主高端车,CS95凭借着先入为主的优势以及跨级的尺寸征战市场,但是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这台长安冲击高端的产品,目前只能靠降价求市场,而且消费者还不买账。

一年前,各大品牌先后发起冲击高端战略

2016年11月,传祺推出GS8,售价16-26万,上个月销量6750台,终端暂无优惠

2017年3月,长安推出全新CS95,售价16-23万,上个月销量1200台,终端优惠较大

2017年4月,长城推出WEY首款VV7,售价16-17万元,上月销量7000台,产能供给不足

2017年11月,吉利推出领克01,售价16-22万元,上个月销量8500台,供不应求状态

这四款车市各厂家推出的旗舰产品,均为了冲击自主高端,从数据上来看,CS95是最先进入这个市场的,但是目前却用数万元的优惠刺激市场,销量却是最凄惨的,从消费者的选择上,CS95是最先被放弃的产品,放弃的原因无外乎一点:对消费者无诱惑力。

CS95失败的根本在于市场定位的不精准,产品同样存在问题,这两点直接导致了产品不被消费者认可,去年10个月销售期内,长安CS95只完成了两万台的销售成绩。为了调整方向,长安对CS95进行了重新操刀“设计”,在全新的CS95上,我却没有看到改变。

全新CS95的改变

网上流出了全新CS95的改款图,恕我眼拙除了前中网的改变,长安CS95从外形上来看并没有其他的改变,不过调整了中网的造型,整车的前脸设计看起来更加的顺眼了,相比于老款车型更能打动一部分消费者。从全新CS95的改变上我们可以看出来,长安的确是为消费者做出了一些妥协。

全新CS95将前中网的设计进行了重新的调整,横向四幅的中网设计更加的简约大气,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前中网中此前的CHANGAN标志也改成了中规中矩的长安V字形LOGO,两大改变体现出来了长安的走心。

上图为全新CS95,下图为老款CS95,诚然CS95的前脸是消费者吐槽的对象,但是单纯的改变CS95的外形设计,并不能扭转消费者对这款车的印象,换句话说“简单的换了个前脸,就想改变不济的销量?”因为CS95的问题不仅仅是前脸问题,定位以及产品力,同样存在着很深的问题。

不可避免的油耗问题

这是一台尺寸接近5m的中型SUV,长安为了堆砌出所谓的“豪华感”,简单粗暴的使用了大量的材料,使得这台车的自重超过两吨,行驶重量更是接近2.3吨左右,纵然长安蓝鲸2.0T发动机数据报表,但是在控油技术上仍然有一段路需要走的长安,这台CS95的油耗表现非常是掐死消费者的第一道关卡。

某网友为了证明CS95的省油,贴出了市郊区综合12.5L的综合油耗,而下图小熊油耗给出的CS95综合油耗记录,综合油耗在11-15.5L左右徘徊,极端情况下可以获得9L的低油耗,同样另一个极端情况下开出17L的高油耗。总之一句话,这台CS95的油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毕竟如此壮硕的车身尺寸,想要低油耗是不可能的。

其次是内饰的“不豪华”问题

15-20万自主SUV级别,大家都在冲击轻奢概念,VV7以及领克系列都有着极为优秀的内饰,长安CS95的内饰我也真正的体验过,除了一个坐姿高,整个内饰再也没有给我更深刻的印象了,长安让人诟病的内饰设计以及粗犷的做工,这台车不太像日德系那种精密的设计感,更像是来自于欧美的粗犷风,对于追求精细的国人来说,CS95的内饰设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内饰看起来更像是大号的CS35、逸动,完全没有这个级别该有的内饰表现”,这是一位读者像我反馈单的信息。

“长安汽车”有能力支撑高端吗?

问题有点绕口,但是不能不否认品牌对产品的影响力,举个简单的例子,路易威登一款普通的手提包售价能达到三万元,除了自身用料以及工艺卓越之外,更多的是品牌的魅力所在,而且有了LV品牌的加身,卖的再贵也有人去欣赏,这就是品牌的实力,品牌在奢侈品行业极为重要,在汽车行业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简单的问题:长安能否有支撑20万产品的实力?去年长安集团虽然销量突破百万,但是更多的是商用车以及低端乘用车走量为主,说白了就是面包车以及低端SUV走量,超过10万的SUV销量都不在多数,那么对于一个连10万区间都没有迈过的长安来说,又有多少人花20万买台CS95?

结笔:长安CS95无论怎么改,都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主要原因是品牌影响力支撑起来不高的售价,另一方面长安CS95自身存在很大的问题,定位不精准而且内饰无法打动消费者,都是需要改进的问题,当然考虑产品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回过头来看看,同级别的VV7、GS8以及领克,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其实在我看来无外乎两点,一点是品牌足够强大,另一点是有本质的改变。而CS95依附在长安上,两点均未得其一。在我看来,这是决策层拍脑子造出来的失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