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向来是弱肉强食的地方,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有如领克、WEY这般的新生品牌纵横市场,自然也有一些品牌渐渐没落、无人问津,最终惨淡收场。
曾经经济型汽车的代表一汽夏利,已到慢慢了悬崖边缘,甚至股份转让都无人接盘。根据公司的年报显示,公司在2017年年末的净资产为8831万元,总负债48.1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8.2%,旗下的主要车型包括夏利系列、威系列都已从17年6月开始陆续停产。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长安铃木也被传退出中国,虽然后来官方已经发文辟谣,但为什么会莫名躺枪?自然是因为品牌效益实在不理想,销量连年暴跌,撑得住也只能夸决心强。
那除了这两家,还有哪些品牌也处于生死边缘呢?今天疆哥就给大家盘点一下那些处于生死边缘的汽车品牌。疆哥利用搜狐汽车的销量数据,计算了2018年第一季度各品牌销量占去年总销量的比例,根据比值大小选出了以下六个品牌。
1.北汽威旺
18年第一季度销量占17年总销量占比:10.5%
在今年年初疆哥盘点2017年退步最大企业时,北汽威旺就榜上有名,也就是说进入18年以后,北汽威旺的销量继续下降,第一季度总销量还没有过万。之前也提过它的问题,主要是在北汽的地位不高,成立没几年北汽便接着推出了定位相似的北汽幻速,分摊了部分市场,如今幻速的销量非常可观,第一季度便接近六万,威旺却每况愈下。
到现在威旺撑销量的产品也还是三四年前的明星产品M20,S50作为威旺第一款suv被寄予厚望,销量上对威旺的贡献也只能算饥一顿饱一顿。如今威旺迫于无奈只能转型,今年北京车展上推出的纯电动厢货407EV,也许是它最后的机会了。
2.长安标致雪特龙
18年第一季度销量占17年总销量占比:10.1%
长安PSA的日子也不好过,根据前段时间长安披露的2017年年报推算,长安PSA去年一年的亏损达11亿元。其实长安PSA自2011年成立后,发展也还不错,2014年旗下的DS品牌的销量还能在豪华品牌中排名前十,可慢慢的DS便跟不上其他豪华品牌(如英菲尼迪等)的迅速增长。此消彼长之下,到如今DS月销量过二百都很费劲了,经销商数量也在锐减。
在这生死存亡之机,长安和PSA只能继续往坑里填钱,两家公司合计注资36亿元。长安还好,借此机会能利用长安PSA的工厂提高产能,因为根据发改委的要求,增资需要在长安PSA的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长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而PSA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如今DS旗下只有五款车型,而且大多没有名气,据PSA集团透露,18年开始,每年DS都会推出一款车型,今年就推出了DS7,买不买账还得看消费者是否认同,但根据神龙的窘状来看,难。
3.华泰
18年第一季度销量占17年总销量占比:5.3%
华泰于2000年成立,从发动机到变速器,都是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这使得华泰成为国内首个成功研发6AT变速器的企业。作为国内最早推出SUV的企业之一,华泰也曾经能和韩国现代合资,但因为过于执着,不愿意引进国外先进的零件,使它的技术逐渐落后于时代,无法推出核心产品。四大研发中心、三大生产基地,坐拥45万产能只能白费。
华泰曾经带来过特拉卡和圣达菲等不错的SUV车型,但是老本吃完之后,华泰希望通过进军新能源来开启下一波红利,可这也掩盖不了它销量下滑的现状,第一季度销量仅达到去年的二十分之一,令人唏嘘。
好在华泰也算是最早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车企之一,所以如今它将业务重心转移到新能源汽车板块,在技术方面有一定的积累,这将会成为华泰的重新崛起的优势。
4.华晨华颂
18年第一季度销量占17年总销量占比:2.2%
华颂是华晨旗下的自主高端MPV品牌,但可能很多车友都没有听说过,因为旗下主力车型只有华颂7一款,以往年销量也大概在4000左右,是一个小众品牌。MPV一直被认为是下一个爆发的市场,是很多车企未来角力的主要舞台,华颂的布局也是先人一步了。
华颂自2014年成立,便定位于高端自主品牌,一厢情愿的对标别克GL8,然而表现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车型没有突出的优势,很难有消费者买账,如今华颂的月销量都过不了百。
可笑的是,在华晨与宝马深度合作后,用上了宝马发动机技术的华颂忘了自身自主品牌的定位,打出了德式商务的名号,如此混乱的形象,说的再天花乱坠也只是供人一笑罢了。最新的消息是华晨打算打包华颂纳入与雷诺合作的项目,德系商务恐怕会变成法系商务了。
5.广汽菲亚特
18年第一季度销量占17年总销量占比:0.9%
菲亚特克莱斯勒在全球范围内不说翻江倒海也能说是举足轻重,可偏偏就是征服不了中国市场。1999年菲亚特先与南汽合作,可没几年南汽被收购后菲亚特便受到重创,等到与广汽合作时,已经错失了合资汽车发展的先机。
近几年菲亚特的销量节节攀低,又接连被爆出质量丑闻,可谓命途多舛,这使得今年第一季度菲亚特的总销量仅仅有21辆。菲亚特迟迟不出新车型,基本可以看做已经放弃中国市场了,如今还不停产也只是家大业大任性罢了,毕竟广汽菲克旗下的Jeep品牌还是有很多人买账的,菲亚特的产能也不至于浪费。
6.腾势
第一季度销量与17年销量比值:0
腾势于2010年成立,是比亚迪与戴勒姆合作成立的合资品牌,但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成立八年来只推出过一款车型,即使今年北京车展新推出的腾势500,也只是原来车型的改款。
作为一个合资品牌,腾势可能是最不受父母双方待见的公司了,毕竟当初成立的时候两个公司便各怀鬼胎。比亚迪为了学习奔驰先进的技术和质量管理,而奔驰则是为了偷学来自中国公司的电池技术,最终比亚迪实现了初衷,奔驰也顺带结识了北汽,于是腾势,便被遗忘了。
虽然现腾势已经将续航里程提到了450公里,非常可观,可是补贴后30万的价格竞争力依旧不大,与母公司比亚迪和国外巨头特斯拉相比,腾势“想做中国最好的电动汽车”的口号实现起来难度很大,最大的一个原因,便是丑贵。外观不讨好加上价格昂贵,腾势母公司再强大也难以力挽狂澜。
如今很多汽车品牌名存实亡,大多都是依靠母公司强大的资本硬撑着,不从基本的车型竞争力抓起,最终难逃倒闭。借用李书福的话说,未来世界传统汽车行业,可只有2-3家企业能活下来。你认为会是那几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