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GL8上市了。
卖相不错,产品力怎么样呢?
能不能媲美“奶爸神车”丰田塞纳?
很多奶爸都想知道。
衡量一辆大型家用MPV的产品力,我们有七大指标:
1、安全性
2、实用性
3、平顺性
4、静谧性
5、人机工程
6、配置水准
7、可靠性
咦?
操控性呢,不重要么?
操控性是跟实用性(空间尺寸)成反比的。
如果很注重操控,应该买中型MPV(比如广本奥德赛),比大型MPV好开,但意味着实用性会有所牺牲。
鱼和熊掌。
那为啥不比定价?
因为全新GL8是2.0T,而塞纳是3.5L,排量不在一个级别上。
就像汉兰达,2.0T起价20多万,3.5L起价30多万,不是一个量级。
更何况GL8是国产,而塞纳是进口。
好吧,解释完毕。
开始对比:
安全性
由于中国没有非营利的权威第三方,所以安全性我们只能看国外的测试。
中国不是有C-NCAP么?
很遗憾,C-NCAP是个营利机构,公信力扫地。
那国外机构里头,哪家最权威?
美国的IIHS。
为啥IIHS就可信呢,它就不能收钱么?
IIHS,全称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代表保险行业利益。
逼迫厂家提高车辆安全性,降低事故伤亡率,保障保险行业的利润,是IIHS的创立目的。
所以,IIHS必须权威。
好吧,那我们打开IIHS网站,看看GL8和塞纳的评分吧。
然后你会发现:美国没有GL8。
不仅如此,从2009年起,通用旗下的大型家用MPV(即Minivan)就全面消失了。
哦?那后来的第三、四代GL8,是怎么来的?
来看看GL8复杂的身世:
由上表可见,从第三代(外号胖头鱼)起,GL8就成了中国特供车。
平台名称也从GM(通用)变成了SGM(上海通用)。
SGM258平台,是由上海通用泛亚操刀,基于第二代平台(GMT201)改造而来。
我们先看看前两代的IIHS碰撞得分:
第一代安全性差得惊人。
普通的40%正面碰撞,驾驶舱都变形成这样。
服了。
第二代改良了正面。
但此时IIHS又增加了侧面碰撞。
第二代带侧气囊的型号,还凑合。
不带侧气囊的型号,依然很惨。
需要一提的是,上图中的后排侧气囊,在中国生产的历代GL8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第一代GL8和第二代陆尊,甚至连前排侧气囊都没有。
你不配侧气囊,配个头部气帘也行啊,这个级别一般都标配气帘。
但GL8前三代只有顶配才有气帘。
第四代终于标配气帘了,但膝部气囊只有顶配才有。
这就是通用。
你服不服。
2013年起,IIHS又推出了极为严苛的“25%小面积正面碰撞”。
假如新GL8参加IIHS测试,成绩会怎样?
恐怕不乐观。
为啥呢?
因为安全性,归根结底是个成本问题,而中国又缺少IIHS这样的强大第三方,换作你是厂家,你有多大动力去压榨自己?
何况第一代GL8安全性这么差,在中国也没有引发品牌危机,照样畅销。
自己推想吧。
一句话:所有中国特供车,安全性都存疑,尤其是纪录不良的厂家。
实用性
所谓实用性,就是空间利用率。
日系车对空间近乎变态的追求,是美系车无法理解的。
全新GL8就是例子:车身比广本奥德赛长出30多公分,但纵向乘坐空间(即腿部空间),却不及奥德赛(虽然奥德赛牺牲了后备厢空间)。
当然,这个级别的纵向空间,都是够用的,塞纳也差不多。
塞纳的强项在于横向空间。
看看这车宽:
再看看实际表现:
载物空间方面,塞纳的优势就更大了。
美国最畅销的三款Minivan(塞纳、美版奥德赛、大捷龙),二三排都可以“消失”:
1、第三排向后翻折,能藏入后备厢坑内;
2、第二排可以拆除,或者藏入地板坑内(大捷龙绝招)。
好处有三:
1、第三排放倒前,后备厢有个大坑位,空间更大,而且稳当;
2、第三排放倒后,能实现地板纯平,装载更便利;
3、再把第二排往前推,或者拆除,能形成超大的平坦空间,宿营、搬家均无压力。
以上3点GL8都无法享有。
首先,全新GL8的第三排,仍然是向前推倒的老设计。
推倒前没有大坑位可用;推倒后也无法纯平。
虽然第三排推倒后,不像上一代胖头鱼那样,完全暴露在地板上,但同时也取消了拆除功能,导致最大装载空间下降。
尽管胖头鱼第三排拆除后,重新装回去难度极大,堪称噩梦。
其次,全新GL8的第二排,仍然既无法放倒,也无法拆除。并且滑轨太短,无法进一步往前推,对载物空间的贡献为零。
塞纳第二排不仅可拆,部分型号(比如SE)中间还多一个临时座椅,能变成8座(行驶证仍按7座,不增加高速费)。
临时座椅拆下来,还可以收纳在后备厢左侧的专用槽位里,非常巧妙。
而GL8连基本功——第三排放倒后纯平——都做不到,塞纳这种空间魔术,显然超出了别克工程师的能力。
GL8想要纯平,可以选装一个储物格,放在后备厢上,就能找平。如下图:
貌似还挺机灵哦。
笨人有笨招哦。
但其实是祖传的老办法,当初第一代GL8就是这么干的:
综上可见,别克GL8近20年来,在空间设计上没有进步。
差评。
平顺性
平顺性,准确说是动力平顺性。
全新GL8的动力组合,是2.0T四缸+6AT。
17款塞纳的动力组合,是3.5L六缸+8AT。
在平顺性上,全新GL8先天就不足:
1、涡轮增压天然就顿挫;
2、四缸天然就不如六缸平顺;
3、四缸天然就不如六缸宁静。
别克GL8以前也有3.0L自吸六缸呀,现在为啥不用呢?
一来,老引擎已适应不了新排放标准;
二来,2.0排量税是5%,3.0是12%,厂家能省一多半税钱。
何况中国消费者大多都迷信涡轮,买个家用车也跟买跑车一样,非要Turbo,厂家何乐而不为?
塞纳方面,2017款更新了3.5L引擎,马力扭矩都超过了埃尔法3.5L,平顺不说,还更有力。
发动机比完。
再比一比变速箱。
百度一下“通用的6AT”,第一页长这样:
这算臭名昭著不?
而丰田的爱信6AT,平顺性有口皆碑。
爱信是丰田控股,自己人,匹配自然无障碍。
塞纳2017款, 6AT升级成了爱信8AT,理论上只好不差。
你可能要说,平顺性就那么重要么?
对MPV来说,是的。
试想一下,你开个MPV出游,一家老小在车上打瞌睡,你是希望平稳柔顺,还是顿挫抖动呢?
可是我平常就自己一个人开…
一个人开就活该顿挫么?
可是我神经比较大,对顿挫不敏感…
……
那我还能说啥呢?
你应该开驴车。
静谧性
第三代GL8胖头鱼,以隔音出色而著称。
看看著名的塞纳、三代GL8双料车主李想的评价:
全新GL8若保持第三代的水准,静谧性应能完胜塞纳。尽管塞纳引擎更宁静。
为啥呢?
因为行车时除了引擎噪声,还有风噪和路噪。
丰田在隔音功夫上,虽不像本田那么漫不经心,但也难称优秀。
所以,全新GL8获胜应在情理之中。
不过,据首批车主反映,全新GL8存在漏风问题,导致时速80以上噪声压耳。
如上图所示,用手指顶着胶条,静谧性依然完胜塞纳。
服不服。
不过这应该不难解决,后面的批次估计不会再漏风。
这项仍算GL8胜。
人机工程
回到驾驶舱,说说人机工程。
这是经常被忽视的重要项目,也是美系的传统弱项。
先说塞纳。
塞纳的新驾驶舱,来自2015中期改款。全新设计,加上大面积的软材质,档次感有所提升。
同时,增加了Driver Easy Speak功能,能放大驾驶员音量,方便镇住后排熊孩子。
更重要的是,中控台按键数量大幅减少,布局更简洁清晰;按键变大,操作更方便。
并且,按键也整体向驾驶员平移,伸手可及,行车操作更安全。
再看看全新GL8的驾驶舱。
触屏+钢琴漆+假桃木,乍一看,挺高档。
按键数量也大幅减少。但采用的是以触摸按键替代的方式。
而GL8触摸按键的最大问题,就是灵敏度差,经常按了也没反应。
至少目前这批车是这样,后面会不会改善不知道。
被保留下来的物理按键,也是小而扁平,操作不便。
另一个被诟病的问题,就是屏幕不垂直,导致反光严重。
典型的只图好看,牺牲操作便利性和安全性。
差评。
配置水准
配置水准不都是价钱决定的么?
确实如此。
比如只要买高配型号,两者都有后排液晶屏,以及后排腿托。
但也有一些配置是买不到的。
比如塞纳第二排因为可拆除,所以不具有电动功能,包括加热、通风等。
而全新GL8就有,虽然是牺牲空间灵活性换来的。
另外,GL8顶配有全景摄像头,塞纳没有。
GL8高配有感应后尾门,塞纳也没有。
而塞纳也有一些配置,是GL8无法拥有的:
比如四驱。GL8只有前驱。
比如19轮。GL8都是17轮,Avenir也仅为18轮。
比如双侧电动侧滑门。GL8只有右侧电动。
比如后排遮阳帘,塞纳次低配(LE)起就有。GL8全系没有。
比如第三排侧窗开启。全新GL8第三排是塑料,不是玻璃,也无法开启。
总体来说,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说完配置,顺道说一下乘坐舒适性。
座椅舒适性,两者都是同级正常水平,不相伯仲,再软软不过贵士,再硬硬不过大捷龙(第二排可隐藏的代价)。
至于悬挂舒适性。有人喜欢软悬挂,觉得硬了会巅;有人讨厌软悬挂,觉得像坐船,没有路感,还容易晕车。
全新GL8的悬挂,就比第三代要硬不少,更接近于塞纳。
所以,还是算平手吧。
可靠性
质量可靠性。
只有老司机,才能深刻体会它的重要。
特别是MPV车主。
外出郊游,最不希望的就是车子出问题,把全家人撂在半道上。
尤其是涉及安全的质量问题,比如别克昂科威的分体式插销(全新GL8是否分体式,厂家没说,被衬套包着,也看不出来,暂且不表)。
要了解汽车质量,哪家机构最权威?
美国《消费者报告》。
它为啥权威?
因为《消费者报告》是美国消费者联盟下属的非营利机构。
依靠700多万名会员的订阅年费维持运营。
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厂家广告。
不看任何厂家的脸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为何没有这样的机构?
因为中国消费者付费意愿太低。
媒体机构只能靠厂商广告养活,还怎么中立客观?
说回《消费者报告》,在汽车版块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可靠性报告”。
我们先看看塞纳:
车龄最老的2007款塞纳,如今质量总评仍有“中Average”。
年份更近的塞纳,大多是优或者良。
而2017款塞纳的新车质量预期,为优(Much Better Than Average)。
丰田和雷克萨斯常年霸占可靠性榜单前两名,是有依据的。
那我们来看看GL8吧。
你又忘了,美国没有GL8。
它的原型车们也基本都报废了,木有报告。
现存跟GL8关系最近的,就是别克昂科雷,一款从GMT201平台变种而来的SUV。
昂科雷的质量总评,最好也只有“中Average”,车龄超过5年的,均为差。
《消费者报告》对昂科雷的新车质量预期,也只有“中Average”。
卖给美国人的昂科雷也不过如此,卖给中国人的GL8呢?
我们来看看汽车之家的“3-5年百车故障数”。
这是别克GL8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车龄3-5年的别克GL8,每一百辆平均有535个故障。
那我们也看看塞纳吧。
塞纳没达到最低样本量,所以没有数据。
看看跟塞纳同平台的汉兰达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汉兰达的百车故障数,只有别克GL8的一半。
再放一个GL8论坛的截屏,吓吓你们:
全是吐槽全新GL8的。
但愿后面的批次不是这样吧。
好吧。总结一下:
塞纳五胜一平一负,依然甩GL8四条街。
其实以正常的选车观,光是安全性和可靠性两项,就足以把全新GL8排除。
买车不是买爹。
如果连安全可靠都做不到,你还给它机会,让它在平顺性、人机工程上虐你。
你这是什么精神?
啊?
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