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以其特立独行的态度、强大的技术背景、山寨化的外观以及堪称良心价的性价比著称,这几点可以说是让很多网友对其态度变的两极分化。近几年比亚迪不断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关于它的争议之声也越来越高,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黑比亚迪呢?一位网友,给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答案。
在他看来,BYD自身的发展方式,不但是在汽车行业里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得罪的人太多,远远不止是汽车行业。如果将来BYD壮大,下面这些利益集团都会受到牵连:
1:三桶油,还有一些代理加油站的老板就不说了吧。迪梦人发帖说他开秦一天2元电费。这对于这帮利益集团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2:某些将会消失或者改行的汽车配件厂。如果电动车发展起来,卖机油,机滤,变速箱油,排气管等等配件厂都得改行或倒闭吧(电动车又不需要这些配件)?光机油,你去京东上面看一下,光妹孚一号5W-30的4L装的销量,28多万的销量。平时卖338元一桶,优惠的时候卖288元,差50元一桶,就能想象的出来利润有多高了,光这里就差了1400多万。 光这些卖机油的老板不恨死你BYD才怪,挡了他们财路。
3:汽车网站,媒体。充值之家2014年的净利润是7亿多,平均一天净利润200多万。连易车网2014年的净利润都有5亿多。钱哪来的?
如果BYD继续价格屠夫下去,其它车企业都要跟着降价,利润低了,公关费就少了,就等于这帮人少挣钱了,再加上BYD本身铁公鸡,BYD壮大对他们没什么好处,所以你还指望着这帮人替BYD说好话?
4:一些汽车生产厂家。价格屠夫挡了别的车企的财路,不恨你才怪。就拿双离合来说,VW说双离合怎么怎么的高大上,所以你们要花多多的钱来买才对。结果价格屠夫几万的车就给你装上了,这脸打的。我看过一期采方录,记者问某车企老总,说为什么你们不造新能源汽车,这是未来的趋势。人家老总说了,光研究费就是天文数字,就算不需要研究费,他们详细计算过,很多配件需要外购,特别是电池是大头,结果就是车的成本比BYD的卖的价格还高,那还玩个P。
5:某些配件厂。 BYD当初刚开始做车的时候,肯定很多配件向外面采购。结果脖子被卡住,成本又下不来。后来很多东西都自己做,做出来的东西比原来采购的还便宜。举个例子,博士卖给BYD 2000元一套ABS,BYD自己研发,结果博士主动来求和,卖800元一套(详见之家首页,将成为中国的电装?聊比亚迪第15事业部)。反面说明博士的利润有多高?如果BYD研发成功,再量产,再卖给其它车企怎么办?那我原来2000元一套卖,将来只能700,600元一套来卖。损失有多大? 你有这个能力跟技术在,你的存在对我而言就是个潜在的威胁。
2012年,比亚迪与戴姆勒合作生产腾势所涉及的整车技术时,戴姆勒提出由日本电装研发电动压缩机,进过成本核算需要2年时间以及至少2000万元。结果比亚迪15事业部,用6个月耗费6百万研发出并装配到e6上进行测试。日本电装不恨死你BYD才怪,将来戴姆勒怎么看我?是不是觉得很二?将来有生意还会来找我? 我估计BYD光为了压缩成本就得罪了不少有实力的厂家。
6:某些当地政府,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是当地有车企的,纳税大户的。从北京的对秦跟北汽电动车的态度就能看的出来。如果BYD杀入本地市场,对本地车企形成了冲击,本地车企效益不好,纳税就少了,面子就挂不住了,将来提拔机会也没了。
7:一些阴阳怪气的合资车主。好不容易花大价钱买了一辆觉得牛逼的车,结果等红绿灯的时候,被BYD的车轻松秒掉,价格还只有他的几分之一,配置还不如人家的,能不郁闷,能不恨吗?
比亚迪得罪的人多,所以被黑也正常。大家心理明白就好。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是非常的支持比亚迪的。本来普通人要买一辆4.9秒,还省油的中型SUV还四驱配置又丰富,基本上是白日做梦,现在有了比亚迪唐之后,普通人努努力就能实现。也希望比亚迪能越做越好,给我们普通消费者多带来点好处。
的确,从某一个角度看来,比亚迪在市场上被渲染了非常浓重的搅局色彩。但是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已经逐渐明朗,越来越多的车企、供应商、政府都转向了主攻新能源汽车的道路。比亚迪作为先行者,受到的挑战也将越来越大。没有大环境的支持和扶持,单纯依靠情怀和性价比,并不能帮助一个企业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