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喊你去造车,上百万快递小哥下岗!

智能化时代,机器抢掉了我们的饭碗!

临近过年,开始准备简历了吗?年后将迎来跳槽的高峰期,而职场人士们已经在年前开始观望。下面是京东最新一批招聘消息,贴在各大招聘网站上:

京东这次放出的需求信息包括:机器人算法工程、无人车机械设计、无人驾驶嵌入式工程、无人驾驶传感器融合算法、计算机视觉算法工程师等等。都是围绕无人车的!

今年9月1日,京东宣布自主研发的无人配送车已经进入路测阶段,10月份开始试运营,明年有望进行大规模商用。在无人车大规模商用之前,最缺的是——人才。

当上述招聘信息中的人才纷纷上岗之时,快递小哥在失业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等到无人配送车大规模商用,京东的上百万快递小哥就要下岗了。

快递小哥下岗,他们行程中的餐饮开销没有了,车险费用大幅度降低,这些费用的背后是另一群服务人员的工资。众多服务人员要失业了,怪无人车咯。

京东无人配送车的长宽高分别是1米、0.8米、0.6米,具备6个不同大小的载货舱。

在京东的产品宣传介绍中写道:无人配送车接到配送货物订单后,会自主选择最优路线前往目的地。行驶过程中,无人配送车会主动避让行人、宠物、车辆等等。十字路口,无人配送车还会识别红绿灯,做出决策。到达目的地,车辆通过京东APP、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收货。

在京东发布无人配送车的同时,京东的死对头——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物流也推出了自己的无人车小G。小G和京东无人配送车一样都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送货服务。

上述车型的个头小,谷歌、Uber等互联网公司,以及欧洲六大卡车制造商(包括沃尔沃、戴姆勒、达夫、依维柯、曼、斯堪尼亚)则奔着无人驾驶卡车去开发。

谷歌不久前获得了一项快递的自动驾驶卡车技术专利。

Uber旗下的Otto自动驾驶卡车载着5万罐百威啤酒,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行驶了近200公里到达目的地。

欧洲六大卡车制造商组建了超过 12 辆车的自动驾驶卡车车队上路测试。

物流市场在迅速壮大中,企业主们从中看到了潜藏的机遇,以及由此带来的丰厚利润。以中国的物流市场为例,201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19.2万亿元,与5年前相比增长70%左右。2016年1-11月份,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278.9亿单,同比增长52.8%,完成收入3544.1亿元,同比增长44.3%。

不过要获利的前提是解决物流中高昂的人工成本。京东自建物流后,物流板块持续亏损。马云曾嘲弄京东的自营物流,管理100万快递人员是一场灾难,我们可以坐看某家电商公司的破产。

采用自动驾驶车辆会大幅度降低人力成本,以及交通道路物流运输过程中交通事故带来的人员以及货物损失。在交通道路物流运输交通事故中,人员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比例达到85%以上。

同时还能提高生产效率,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做到7x24小时运转。排除车辆维护以及货物装卸的时间消耗,每周140小时的行驶时间也是有人驾驶的三倍以上。此外,资金周转率也将同步上升。

那么,打造自动驾驶车辆难吗?难!

首先要造出一台车就很难!造车涉及的产业链长,零件多。京东说自己将聚焦于总装,然后和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合作。不过这就涉及到对供应链的管理,质量的管控。京东一方面缺少供应链管控的经验,另一方面车辆涉及到的供应商往往有上百家,同时车辆产品对于安全性要求高,质量缺陷容忍度低。

当年,苹果推出第一代iPhone,上市后仅仅几周,用户就发现了几百个瑕疵,这可是吹毛求疵的乔帮主作品。京东和阿里巴巴的无人车都是新生事物。京东面对的挑战不小,如何解忧?大量挖人才!所以各路工程师们想好要价了么!

另一方面,穿行于城市中的无人配送车,如何应对中国复杂的交通环境?比如一天过去了,无人配送车还困在十字路口……

相比之下,走高速的自动驾驶卡车应对的交通环境会简单许多,也更容易实现商业化。

还有那些局部封闭的场所,比如停车场、旅游景区、度假村等等,都有望更早实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运作。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小哥终将退出历史舞台,餐饮服务行业的人将因此流逝一大批客户,在做着车险业务的保险人员可以考虑开辟其他战场。智能化时代,机器抢掉了我们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