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企9月销量排行 看外资品牌地位

根据中汽协数据,9月我国汽车产销量比上月和比上年同期均呈现较快增长,增速均在20%以上。9月,乘用车生产223.16万辆,环比增长29.13%,同比增长36.76%;销售226.83万辆,环比增长25.95%,同比增长28.94%。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7.48万辆,环比增长33.45%,同比增长39.0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68%,占有率比上月提升2.42个百分点。

外资品牌方面: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42.08万辆、36.29万辆、28.33万辆、15.92万辆和5.34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8.55%、16%、12.49%、7.02%和2.36%。与上月相比,上述外国品牌销量也呈较快增长,但增幅均低于同期中国品牌。

截止10月13日,除少数几家外,中国汽车市场的大部分车企也已经公布9月份的产销数据(少数为估算,仅供对比参考)。

由表可见,除北京奔驰外,绝大部分合资车企都实现了销量正增长,而且整体来说基数量级越小的增速相对越快。

笔者根据合资品牌的销量数量级对比,做了份“合资品牌在中国的实力排行”,让大家了解下合资品牌在中国的地位,以及与其在国际市场地位是否匹配。

销量等级层次明星 大众、通用俯视其他品牌

从表格来看,合资品牌销量等级层次划分非常明显。第1档的大众、通用品牌以月均30万以上的量级遥遥领先;第2档的量级迅速降低到10万左右,丰田、本田、日产、现代、福特都在第二档;第3档量级继续下滑到3-5万量级,起亚、PSA、奔驰、宝马、马自达处在第三量级,当然宝马奔驰属于豪车,放在第3档有点屈就了;第4档的量级基本在1万以下了,菲克、铃木、沃尔沃、捷豹路虎、三菱、雷诺。

基本上,各大品牌所处的档次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早晚成正比,进入越早的品牌发展的越好。大众、通用进入中国市场都很早,八九十年代即已进入中国;稍晚进入的丰田、本田、日产、现代、福特基本在2000年前后进入中国;马自达、奔驰、宝马、起亚等成立合资公司要更晚3-5年左右;剩下的几个基本就是新近几年成立的(铃木其实很早)。当然了,非绝对,少数几家进入中国很早的合资厂,如神龙、长安铃木,其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国内国际地位匹配度 丰田落后 本田超出

总体来看,各大外资品牌在中国的销量排行与其国际地位匹配。但丰田、福特、菲克、雷诺等几个品牌相对落后;本田稍有超出。丰田全球市场第一,可在中国不到大众和通用的三分之一。

得中国市场者得天下

中国车市是世界最大汽车市场,正因为大众和通用在中国市场遥遥领先,它们才能和丰田一道稳居世界车企第一军团。换句话说,要是没了中国市场,通用和大众会被丰田远远甩开。大众、通用、本田三家在中国的市场销量基本占据了其全球销量的三成。

自主品牌快速提升 媲美合资第二档

目前中国自主品牌一出现多家销量达到合资第2档水准的车企,如长安、长城、吉利,且其增速比合资品牌更快。

自主品牌的快速进步,必将诞生能在全球市场和国际名企分庭抗礼的中国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