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城市停车越来越紧张,车位也是都靠“挤”出来的。在不少时候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乱停车”以至于把别人给堵了,带来巨大的不便的同时又让受害者无可奈何。前几天刚刚曝出一则新闻,一个收垃圾的大爷用垃圾桶将一部违停的车给围起来,相信不少人看了都直呼大快人心。
其实现在停车位大多数都处于比较紧张的情况,有时候停在妨碍别人出入的地方也是迫不得已。而如果有一个办法能够及时联系到车主的话,大部分车主也会愿意将车挪开。不过总会有遇到被别人的车堵住,却又找不到车主联系方式的时候,极其尴尬。这时候该怎么办?不要怕,砖叔给你讲个故事...
以下故事剧情纯属虚构,如有雷同
那恭喜你,你跟砖叔想一块了
▼
近日砖叔陪同一个同事出行的时候,他的车就被一部“违停”的车给堵住,出不去了。联系了停车场保安大叔,发现这部车是临保车辆(即没有登记,临时停放的车辆),没有车主的信息,同事周二蛋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砖叔发现支付宝“一键挪车”是通过一个固话匿名号码,作为一个中间转接器来对用户与车主进行接驳的。虽然这种做法有利于保护隐私,但是对于某些人一看到这种号码第一时间便会挂断,这就会影响挪车通知效率。
而另一方面,通知的短信也没有支付宝的名义,而是通过提供服务的平台发送,因此欠缺一定的说服力,同时也会有可能被当作垃圾短信拦截。在砖叔后来的几次实验中,就有部分安卓机对通知短信进行了拦截。
挪车功能固然方便,但是这却是支付宝提供的服务,而且真正的服务方还不是支付宝,是属于第三方服务。至于这些服务商是如何取得车主的信息的,我们不得而知。只能感叹在信息化的时代,任何隐私都不复存在。
为了验证“一键挪车”的准确性以及安全性,砖叔特地多试验了几次,分别拿同事的私家车作为对象,而同事也都能够准确收到来自挪车的通知电话。除此之外,虽然有举报系统以及现场照片验证(必须提交照片),但是砖叔在一次试验中只是拍摄了汽车本体,并没有体现“堵住”的场景,却依旧能够通过审核。
一键挪车的功能目前还不是很普及,相比于其他的挪车方式,支付宝的这个服务无疑是给我们增加了不少便捷性。目前仅在浙江/广东两省推行,相信不久就会扩大至全国。在砖叔的几次测试中,一键挪车都能够很准确及时的通知到车主,可用性极高。
但是在带来便捷的同时,我们也不禁担忧:如此容易就能够获得车主的信息,而且这个信息并不是很常用的信息(比如手机号码),这些第三方服务是如何获得这些资料的?这项功能会不会变成不法分子的作案工具?我们在希望这项功能推行的同时,也希望服务商能够给到用户一个安心的答复。